海平面下的冰山 QingStor 联合安钛飞推出第二存储解决方案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资产,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以数据为核心,从研发、测试、分析,到容灾和备份等各个环节,企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海量需求。

为了满足各个环节对数据的需求,一份生产数据往往要产生 10 到 20 份复制数据(Copy Data)。据统计,复制数据占据着企业80% 以上的存储空间,并且耗费 65% 以上存储软件成本。

他们通常被称为企业数据冰山中海平面下的部分,体积大且拥有巨大的待利用的空间。

这些复制数据不仅占用了大量存储空间和企业预算,整个数据的复制过程也耗费了大量的拷贝时间和系统资源,导致非生产业务经常处于等待数据的阶段,同时影响生产业务的体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复制数据无法及时同步至最新版本的生产数据,使得这些非生产业务的最终结果和实际情况产生偏差。

共同解决技术难题,联合推出解决方案

3 月 4 日,QingStor 联合安钛飞针对这一企业痛点进行深入研究,推出具备无限扩展能力、可提供备份恢复、数据使用的第二存储解决方案。这是一种专门为非生产数据而设计的、全新架构的、功能型存储系统。

首先,该解决方案能够提供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数据服务等功能,而不是传统只提供 I/O 服务的存储系统。

其次,该解决方案可覆盖备份、容灾、开发测试、数据抽取等所有非生产场景下的存储需求。

最后,该存储系统提供一种全新架构,系统内实现“计算”与“存储”分离,系统的容量及处理能力可平滑、无限扩展。

为了实现这套第二存储解决方案,QingStor 与安钛飞团队深入联合研发,充分利用 QingStor 对象存储可编程特性及安钛飞的CDM 第二代技术,克服了这些核心问题。

第一个难题是,放入对象存储内的备份数据需要能被任意数据服务节点访问识别,也就是备份数据的“容器化”,这样才能将对象存储打造成数据共享池,才能实现计算与存储分离。

第二个难题是,对象存储能的备份数据以 CDM 技术实现挂载恢复后,需要能保证该数据的 I/O 性能。比如 Oracle 备份数据,存放于对象存储内,以挂载方式恢复后,该 Oracle 数据库需要能提供很好的 I/O 性能。这需要克服对象存储 I/O 响应时间上的弱点和限制。

QingStor 对象存储内的备份数据可被任意节点访问并挂载,同时挂载后的数据库 I/O 性能可调,最高可达到 SSD 盘的 I/O 性能,从而保证第二存储覆盖所有非生产的存储场景。

第二存储解决方案,挖掘海平面下冰山的价值

 QingStor 与安钛飞联合推出的第二存储方案,能够把生产数据通过永久增量的方式备份至 QingStor 对象存储中,作为备份归档和容灾所用。

也可以将 QingStor 对象存储的数据通过快照和克隆的方法,近乎即时地创建虚拟数据副本,直接挂载至各个非生产应用,满足研发、测试、分析等数据使用需求。

其中虚拟数据副本链接到黄金副本,黄金副本通过生产环境的增量数据库进行刷新,这使IT部门能够控制开发版本质量,不再使用过时的数据进行研发。

产品联合测试架构图

整套方案能够做到可分钟级恢复和数据提供, 100TB 的数据库可在 2 小时内实现备份,原先 20 份复制数据只占用 1 份存储空间,原先 20 份复制数据只占用一份存储空间。

这套方案可以替换企业内部备份软件、备份专有设备、容灾软件、容灾存储、测试环境存储、存储快照等所有非生产系统的存储软硬件,以统一的、纯云化架构的第二存储满足所有非生产存储的需求。

QingStor 对象存储的关键特性

QingStor 对象存储的一些特性为此次联合解决方案提供了关键支撑:

生命周期管理。QingStor 对数据自动地进行冷温热分层存储,实现成本、性能和容量的最佳均衡。

不可变存储对象。这允许企业以 WORM,即一次写入多次读取、不可擦除和不可重写的方式,保护数据不被删除或修改,保留记录并维护数据完整性,直到保留期结束并删除任何合法保留。

跨区域的链式复制和多目的端复制能力。支持多数据中心自动备份与容灾,满足行业合规性要求等不同场景;可以将远端数据挂载至本地非生产业务。

单个存储桶支持百亿级别数据量。为第二存储提供了性能稳定且具备无限扩展的存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