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携手青云打造校园混合云,入选人民网“数造新实体”

9 月 29 日,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人民网财经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启动“数造新实体——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项目,中国农业大学与青云科技共同打造的混合云管理平台,成功入选“数造新实体·2021-2022 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案例库”

“资源一朵云”连接校园

围绕智慧校园建设,中国农业大学提出了“三管两建一打通”战略。其中,“资源云”建设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服务器、存储等信息化基础设施,以云化技术为学校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各单位业务系统和网站提供稳定、可靠、灵活的信息化资源。

中国农业大学共设有 18 个学院、1 个实体教学单位和 1 个直属系,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 7 大学科门类,设有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体育教学部。

中国农业大学招生宣传片《行而不辍》

最初,各个学院、实验室、直属机构、管理部门,都会根据需要将实体的物理机托管到网络信息中心。一个网站可能就占用了几台服务器,不仅导致资源浪费,也占据了大量空间。当学校采用虚拟化手段来解决资源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VMware 集群之间无法形成互联互通与统一管理,资源支撑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因此,在规划“资源一朵云”时,无缝互联、数据流动、统一管理、业务负载按需安置,成为重要的实现目标。最初计划的私有云平台建设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背后的重要原因就是“以人为本”。

在“计算资源最大化”、“安全稳定”、“可运营”的明确诉求下,中国农业大学选择青云QingCloud 企业云构建校内私有云,承载大数据实训平台、一卡通关联体系等高并发系统除了资源紧张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原先校内老师和各应用系统负责人申请资源的流程繁琐、开通缓慢,现在通过自动化交付能力和自助式管理能力可轻松完成。

“星云”平台熠熠生辉
在形成统一费用、统一账号管理的基础上,学校网络信息中心也在运营中找到新的思路。基于青云公有云与私有云的统一架构,中国农业大学决定引入公有云为校园带来更多便利与活力。国内第一朵高校混合云——“星云”平台就这样诞生了。

“星云”平台主要承载以下任务:
  • 私有云平台主要承载校内 OA、一卡通等校内信息系统和部分教研项目,目前正在逐步将现有业务系统从虚拟化平台迁移至私有云平台,最终实现业务系统云化敏捷部署和运行
  • 公有云平台作为学校私有云资源池的延申,根据实际情况承载学校老师和学生科研实验测试对外平台,满足科研实验项目敏捷资源获取、弹性资源扩展的需求
  • 通过统一平台纳管公有云与私有云。屏蔽底层差异,面向用户提供一致的访问和使用体验,同时对接校内 CAS 账号系统进行权限控制
从技术层面来看,“星云”具备以下能力:
  • 构建混合云统一用户门户入口,提供资源服务目录,供师生自助申请、使用、管理云资源,实现师生自助对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创建、修改、删除、销毁等。
  • 纳管青云私有云、公有云、VMware 多资源平台,实现异构资源池统一管理和运维。同时使用混合云管理平台屏蔽底层差异,面向用户提供一致的访问和使用体验。
  • 通过 SD-WAN 打通校内私有云和公有云 VPC 网络,实现网络互通,构建校园混合云一张内网,网络 IP 统一规划,统一管控。网络层面策略依旧由学校统一管控,统一制定内外网互通策略和访问路由,保障网络管控能力。
服务全校师生的混合云
随着虚拟化平台的整体迁移,学校网络信息中心以混合云平台实现真正的资源统一与管理简化。

网络层面策略依旧由校方统一管控,安全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运营与统一运维;资源申请通过电子流程进行快速审批,最终由网络技术中心统一分配使用资源池。

青云QingCloud 服务团队通过灵活的自定义表单设计、审批流程设计,帮助学校建立混合云资源管理规范,保障师生能够安全便捷使用云资源,满足创新需求。

“星云”连接了中国农业大学的人、财、物、教学、科研、办公、管理,让师生享受便捷,让校园管理更智慧。

例如,校内门户——综合服务平台,作为“办事一大厅”的承载平台,为全校师生提供 300 余项服务,日访问量多达 4 万次,与超 190 个系统顺利对接,实现以统一身份认证的账号密码登录。目前,综合服务平台已累计办理服务 18 万次,师生少跑腿 53 万次。

“少跑腿”不仅实实在在为师生带来便捷,也在疫情时期保证了安全。覆盖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西校区及烟台研究院的疫情防控平台,也由“星云”平台提供资源支持,平台包含 8 大系统、100 多台设备之间的自动化处理,数据量达到了千万级别。

未来,中国农业大学与青云科技将在实现移动端支持更友好、推进云原生落地等方面持续探索,向全校师生开放更多混合云的服务供给和管理功能,方便全校师生更便捷的开通、使用、访问云服务,提升师生用户体验,让数字化创新真正服务每一位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