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台新增标签自定义颜色、资源删除告警通知等功能

1. 标签支持自定义颜色

标签(Tag)功能可以给用户资源打标记,常用于资源分类管理。除了保持 12 种系统推荐颜色,控制台新增用户自定义颜色功能,方便用户直观定义更多的标签。原有已定义的标签不影响使用。

在创建标签时,颜色选择部分保留了预置可选颜色。点击对应的色块即可设置标签的颜色,也可以在颜色的输入框中输入十六进制(HEX)色值。

还可以点击右边的按钮,通过拾色器选取颜色,任意指定标签色值。

2.监控告警支持对资源销毁的监控

为了更好地保护用户的资源安全,监控告警触发条件中加入“资源删除”一项,即当监控资源(目前支持对主机的监控)被删除时触发警告。及时获取资源的销毁信息,避免错过恢复时间,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3.私有网络负载均衡器(Load Balancer)基本属性中添加 IP 修改按钮

与资源其他操作相同,私有网络负载均衡器修改 IP 功能,在详情页的操作栏,如图:

为方便用户修改,本次改动将 IP 调整功能的按钮添加到基本属性的 IP 栏,方便用户更直观的使用该功能。

 

青云QingCloud公开课即将开讲 首期带你深入理解Docker原理

北京,2017年9月14日——

容器将会成为下一代云计算的组成部分,2017年是容器管理平台获得巨大市场吸引力的一年。作为目前最火热的轻量级容器技术,Docker有着非常多令人称道的功能,如Docker的镜像管理。然而,Docker在网络层面一直比较薄弱,如何让Docker满足更高的网络需求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深入学习Docker的网络知识则是必然的途径。

9月21日20:00-21:00,青云QingCloud公开课正式开讲,首期课程我们邀请了青云QingCloud容器平台负责人王渊命(Jolestar Wang)带来《Docker内部原理及网络配置》的主题分享。现已开放报名,报名及直播地址:http://t.cn/Rp0XK5k

王渊命曾任新浪微博架构师、微米技术总监、Grouk技术负责人,他是云与容器的深度实践者,重度工具控。目前在青云QingCloud负责容器平台的相关开发,目标是让各种容器平台更好地运行在QingCloud之上。他的个人技术博客:http://jolestar.com/ 中有大量干货分享。

针对容器技术,青云QingCloud公开课开设了一系列的课程,本次课程将着重介绍Docker的基础架构及其网络的工作方式、配置方法。通过举例通俗易懂的理解Docker以及Docker网络,为后面的课程打好基础。本次课程的具体内容包括为什么需要Docker、如何深入理解Docker内部原理以及Docker网络基础,分享的最后王渊命将会演示如何通过命令行手动创建一个跨主机的Docker网络。

该系列课程后续还会专门针对Kubernetes,从架构概述、安装运维、网络存储、应用管理等多个层面帮助大家理解其发展历史、技术特点和应用实例。未来,青云QingCloud公开课将会围绕不同的技术话题为大家带来极具技术风格的线上课程,敬请关注。

控制台支持自有映像、备份的跨区复制

用户在多地部署资源或转移使用区域时,常常需要将主机映像、硬盘备份等资源跨区复制。这个复制任务之前需要提交工单申请,由后台管理员操作完成。此次在控制台向用户开放该功能,方便用户多地共享资源,便于区域间的同步和整体备份。

1. 映像跨区复制

以上海1区-A为例,该区支持自有映像跨区复制。选择一个自有映像,点击“跨区复制映像”按钮,即可选择目标区域,提交复制任务。复制任务需要的时间取决于映象本身大小和网络情况。复制完成后可以在右上角看到进度提示,也可以到全局任务日志列表中查看。


说明: 映像(image)支持跨区复制的可用区: 北京1区,北京2区,北京3区-A,北京3区-B,广东1区,广东2区-A,亚太1区,上海1区-A。

2. 备份跨区复制

以北京二区为例,该区支持自有备份资源跨区复制:


说明:备份(snapshot)支持跨区复制的可用区:  北京2区,北京3区-A,北京3区-B,广东1区,广东2区-A,上海1区-A。

 3. 操作日志新增【全局操作日志】,方便用户查看全局任务状态

说明:全局日志记录的通常是这类跨区的任务,而普通操作日志则是当前区域下的任务。

青云QingCloud受邀出席CNUTCon 2017全球运维技术大会

北京,2017年9月11日——

日前,为期两天的CNUTCon 2017全球运维技术大会在上海举行。青云QingCloud受邀出席,从技术和产品层面向与会者全面展示了QingCloud容器平台,以及携手第三方容器服务商共同打造的容器生态平台。

CNUTCon全球运维技术大会是由InfoQ主办的运维&容器技术盛会。大会为期2天,以“同步前沿技术、共享实战经验、聚焦最佳实践、激发思想碰撞”以宗旨,吸引了逾600名高级工程师、架构师、CIO/CTO等中高端技术人员参加。大会分为12个主题论坛,覆盖了大数据运维、数据库运维、 容器优化与实践、互联网金融、容器编排与管理、运维自动化实践等热门话题。

青云QingCloud容器平台是基于QingCloud IaaS平台为用户提供运行、开发及管理容器应用的平台。它由独立的QingCloud AppCenter应用构成,覆盖镜像仓库、容器编排及管理、服务发现及SDN网络直通服务等多种功能,帮助用户快速进行容器相关的应用开发、部署、升级,以及构建CI(持续集成)/CD(持续交付)应用及微服务架构等。

在技术层面,早在2016年11月,青云QingCloud就推出了业界首创的以一套架构同时支持虚拟化和容器的技术,基于统一的IaaS平台实现虚拟与容器资源的融合运行,并推出SDN网络直通服务,使运行在虚拟机上的容器能够直接使用IaaS平台的SDN能力,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容器应用的网络性能,并显著降低容器配置与维护的操作难度。QingCloud PaaS服务率先应用容器技术,最高实现500%的性能提升。

在产品层面,青云QingCloud推出了包括Kubernetes、etcd、Harbor在内的一系列容器相关的应用及服务。其中,QingCloud Kubernetes容器服务支持用户进行容器相关的应用搭建以及构建CI/CD应用及微服务架构等,并能实现跨机房应用的一致性;QingCloud分布式键值存储中间件etcd可运行在多个平台上,负责节点间的服务发现和配置共享,应用可以通过etcd读取或者写入数据;QingCloud Harbor是一个开源的企业级私有Docker镜像仓库方案,用于存储和分发Docker镜像,并提供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仓库间Image异步复制、LDAP/AD支持、图形界面、一键清理等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的容器应用均支持以App形式在青云QingCloud AppCenter一键部署,方便用户创建和维护应用。

此外,青云QingCloud还携手包括全栈化容器管理平台提供商Rancher、容器虚拟化私有云供应商希云在内的容器领域合作伙伴,深度拓展容器市场,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容器服务。未来,QingCloud将持续提升和打造容器平台生态,并将全面支持Mesos、Cloud Foundry、Swarm等主流平台,接驳更多应用类型。

青云QingCloud出席首届人工智能计算大会 展示AI开发生态

北京,2017年9月7日——

日前,首届人工智能计算大会(AI Computing Conference,简称AICC)在北京举行。青云QingCloud受邀出席并展示了QingCloud AI开发生态,包括QingCloud GPU主机、AI解决方案等内容,并通过QingCloud AppCenter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完整的人工智能生态。

本次大会由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主办、浪潮集团承办,以“创新计算赋能AI”为主题,围绕AI当下需求及未来发展,着眼于计算创新,联合从事AI计算及应用的企业、用户、专家、开发者共同打造探讨促进AI计算的交流合作平台,推动AI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深入生命科学、智能交通、智慧金融等各行各业,其带动了数据的飞速增长以及行业诸多特定场景应用的落地,对于IT计算能力的要求也大幅增长。其中,IT开发关键因素有三:行业结构化数据、通用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模型和算法。

近年来,青云QingCloud 对人工智能领域保持持续的关注和投入,基于自身云计算、大数据的基础服务能力,并联合更多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人工智能开发生态。其中举措包括:

  • 推出了专为人工智能计算优化设计的GPU主机——具备GPU加速计算能力的实例,可同时提供GPU和CPU计算资源,能够大幅提高机器学习及科学计算等大规模计算框架的运行速度,为搭建人工智能及高性能计算平台提供基础架构支持。青云QingCloud GPU主机采取灵活的按需计费模式,大幅优化使用成本,适用于公有云、私有云及混合云等应用场景。
  • 以青云QingCloud通用的大数据产品Spark、Storm、Hadoop为基础,为人工智能提供开发引擎。
  • 联合众多的合作伙伴如彩云AI、爱因互动、第四范式、桃树科技、酷克数据等人工智能代表企业,提供了一系列基于青云QingCloud一站式应用交付与运营管理平台AppCenter的AI引擎及服务产品,包括数据仓库、BI工具、人脸识别、语音识别、人机对话等应用。

借助于开放、全面的人工智能开发生态平台,青云QingCloud已经服务众多人工智能领域优秀的企业用户和合作伙伴。未来,QingCloud将不断完善人工智能开发生态,致力服务于智能客服、智能金融、智慧医疗、智能交通等更多AI场景,助力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落地。

青云QingCloud 控制台克隆硬盘功能全面升级

为方便用户复制老架构容量盘,控制台 4 月 23 日 开放了克隆硬盘功能,详见:控制台新增克隆硬盘功能。该功能今天全面升级,对各区域、各类型硬盘均支持了克隆功能。用户可以利用该功能,对硬盘数据进行复制并得到一块独立的硬盘,且硬盘类型可以在可兼容范围内重新选择。

以北京 2 区为例,该区域支持性能型、容量型、超高性能型硬盘,各种类型硬盘均可以右键进入克隆硬盘操作。

不同类型的硬盘,克隆后的硬盘类型不同。如性能型硬盘支持克隆为性能型、超高性能型;超高性能型硬盘也支持克隆为性能型、超高性能型;容量型则支持克隆为容量型。

克隆硬盘操作的注意事项在上文已提到过,这里再列一下:

1. 克隆硬盘时,会对命令开始时这个时间点的硬盘数据进行克隆。
2. 克隆硬盘过程中,对正在运行的主机和硬盘不会有影响。
3. 克隆的速度大约 100GB/小时。

青云QingCloud 借 IoT 助力大象科技实现健康产业转型

广州大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象科技”)是一家以运动为核心的健康产业大平台,致力于打造运动社群电商板块、体育内容板块、社区健康管理板块三大战略生态版图,形成赛事、俱乐部、媒体、场馆、人才、游戏、金融、产品装备、赛事众筹为一体的完整的体育赛事产业链。其最核心的健康产业大平台上囊括了私教平台、电商平台、赛事平台、物联网平台、电竞平台、晋段平台和企业服务。

早期,大象科技的健康产业大平台大部分都部署在公有云上,一部分在 IDC 上。由于原有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商在性能层面无法满足发展需求,工单响应又不够及时,大象科技转向寻求其他云服务商的支持。

青云QingCloud 凭借良好的性能、分钟级的工单响应速度、贴心的服务和与其业务场景相匹配的技术(IoT 解决方案)赢得了大象科技的青睐。

控制台推出数据库缓存、大数据、容器平台、物联网 IoT 等预置应用

青云 AppCenter 提供了各类丰富、实用的应用,包括基础服务、企业软件、研发管理、运维管理等。QingCloud 和合作伙伴为 AppCenter 开发了常见分布式集群应用、基础应用、行业应用等各类应用。

控制台将最常使用的一些应用,如数据库缓存、大数据、容器平台类型应用,以及物联网 IoT 等热门行业应用添加到导航菜单,作为预置应用,以方便用户直接使用。同时,数据库缓存、大数据的原有服务依然提供支持,在导航中列在服务这一栏。

预置的 AppCenter 应用具有更高的性能、更丰富的自定义服务,并且价格上更为优惠。功能上 AppCenter 的应用能够替代现有的服务,我们推荐在相同需求下使用预置应用。

预置应用的使用方法于现有服务相似。以 MySQL Plus 为例,点击导航,页面展示该应用的功能介绍,并提供应用详情页的链接。用户可以到 AppCenter 查看应用的介绍、截图、各版本信息,以及开发者信息、使用说明文档等。在控制台界面可以直接创建集群并查看、操作该应用下已创建的集群。

除了数据库缓存、大数据的预置应用外,控制台新增了容器平台、物联网 IoT 两大类应用。包括 Kubernetes、Harbor、etcd、Rancher、noyun.io、EdgeOn 等常用的平台、行业应用加入预置应用中。其中 noyun.io、EdgeOn 是集成应用,用户需要安装应用后使用。

安装应用时,系统将提示该应用需要获取的权限,并告知应用计费、卸载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是否安装。

青云QingCloud出席IDC中国金融行业转型与创新高峰论坛

北京,2017年8月26日——

近日,由IDC主办的2017年中国金融行业转型与创新高峰论坛暨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青云QingCloud副总裁金萌应邀出席并参与了主题为“Fintech的落地实践”的高峰对话环节,与南京银行科技部副总经理李勇、恒丰银行科技开发部副总经理赵毅、文思海辉高级副总裁况文川,以及IDC中国高级研究经理方正展开讨论。

青云QingCloud销售副总裁金萌在高峰对话环节发言

中国金融行业转型与创新高峰论坛暨颁奖典礼是IDC为配合2017年“中国金融行业最佳创新奖”的颁发而举办的论坛,主要围绕在新的金融科技时代下,如何推动中国金融行业创新与变革等主题展开。IDC秉承一贯的科学、客观、严谨、公正的立场,组织专家评审共同对报名的创新项目,以IT技术对金融行业业务创新领域的支撑和支持作为侧重点进行评分。评奖活动受到了中国金融行业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在圆桌讨论中,金萌表示,青云QingCloud从2014年开始涉足金融行业,与上百家金融企业有过深入的交流,见证了金融行业从关注技术细节到重视业务场景化的转变,也参与了整个金融行业在业务创新领域的变革。作为一家年轻的企业,QingCloud有着强大的技术基因,针对金融行业,制定了大量场景化的产品以满足金融行业利用IT技术推动业务发展和创新的需求。借助QingCloud AppCenter的能力,QingCloud还能帮助金融企业实现对外输出场景化应用的目标。

面对金融行业市场,青云QingCloud一直以其技术积累为金融客户提供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托管云等云计算专业服务,提升金融行业整体竞争能力。QingCloud的云平台智能化技术、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技术、技术平台云生态、以及在金融行业的实施经验都有助于金融企业快速建立可靠平台,迅速开展金融业务并实现发展和创新。

青云QingCloud推出RabbitMQ消息队列服务 提供金融级强一致性

北京,2017年8月24日——

日前,青云QingCloud宣布RabbitMQ on QingCloud服务正式上线(更多详情:http://t.cn/RCOk3XY)。RabbitMQ on QingCloud是基于AMQP(高级消息队列协议)实现的可复用的企业级分布式消息队列集群服务,具备金融级数据强一致性、路由灵活、多协议支持、高可用负载均衡等诸多特性,为企业用户提供高可靠、高性能的企业级消息队列服务。

青云QingCloud推出RabbitMQ消息队列服务

消息队列服务是为了缓解消息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不对等,而在两者之间增加的一层缓冲区。消息队列服务对于任何架构和应用来说,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件。青云QingCloud在2015年5月已经推出Kafka消息队列服务。Kafka是大数据分析领域非常主流且相对成熟的消息队列服务,在日志分析处理、大规模流式计算等典型大数据场景中运用广泛。但在更为普遍的通用行业应用领域,比如金融报文、电信报文、交易事务等追求数据高一致性及可靠性的场景中,Kafka自身的弊端就显现了出来。

RabbitMQ on QingCloud作为另一款主流的消息队列服务,从设计理念到产品特性都更加注重消息数据的一致性,以及服务的高可用性和灵活性,对于各类行业应用场景都有更好的兼容支持。RabbitMQ on QingCloud上线后,将与Kafka形成有效的互补,有力地扩充了QingCloud消息队列产品体系,使功能更加完善,能够满足不同业务场景下对消息队列服务的需求。

具体而言,RabbitMQ on QingCloud有下列产品特性:

金融级数据强一致性RabbitMQ on QingCloud支持事务、消息确认、请求重试等特性,以及消息队列高可用等灵活的策略机制,完全可以满足金融级企业对消息中间件高可靠、高可用、数据强一致性的要求。

灵活的路由方式:RabbitMQ on QingCloud支持direct、topic、headers和fanout等路由方式。当用户有更加复杂的路由需求时,可以通过组合上述交换机的方式来实现。为了实现最大化的灵活性,RabbitMQ on QingCloud还支持用户自己设置交换机类型。

支持多种传输协议RabbitMQ on QingCloud支持与MQTT、STOMP、WebSockets等多种通信传输协议对接,已经广泛应用到各类行业应用场景中。例如:MQTT作为目前广泛应用于物联网领域的通信协议,已经实现了与RabbitMQ on QingCloud的无缝对接,承载来自物联网终端产生的海量消息数据。

集成高可用负载均衡:RabbitMQ on QingCloud集成了HAProxy负载均衡器,通过Keepalived支持高可用负载均衡模式(主备),保证整个集群运行更加稳定高效。在使用配置过程中,在HAProxy + Keepalived节点设置中选择负载均衡使用模式,后续便可以通过配置参数管理界面调整负载均衡策略。

支持大规模集群部署:为了防止因节点间网络不稳定而导致集群出现分裂现象,RabbitMQ集群部署时都会限制规模。而青云QingCloud强大的网络能力及AppCenter对集群应用调度的优化能力,使得RabbitMQ on QingCloud可以实现较大规模的节点部署,并带来整体使用性能的提高。

完善的监控告警能力:部分使用场景中,消息量可能会出现爆发性突增,给消息队列集群的运维带来了极大的挑战。RabbitMQ on QingCloud提供完善的监控告警功能,可以显示集群运行中的CPU、内存、硬盘等资源消耗的详细监控信息。同时,用户也可以看到诸如整体服务状态、服务层级等健康信息。

青云QingCloud CTO甘泉表示,RabbitMQ on QingCloud以云应用的形式通过QingCloud AppCenter部署使用,标志着QingCloud在云端的运维管理功能更加完善,能够满足用户不同场景下对消息中间件的需求。未来,QingCloud将会以云应用的形式交付更多的产品及服务,让企业能够以更加简便的方式获得更加专业的技术服务。在产品层面,QingCloud也将针对不同的场景需求,提供更多有行业针对性的产品,以此来提高产品间的互补性,完善整个产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