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科技入选中国数字技术新力量图谱,打造真正自研的中国云

5 月 18 日,“2022 中国数字技术新力量图谱”正式发布,青云科技先后自主研发推出多款重量级云计算产品,更打造出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开源容器平台——KubeSphere 容器平台,凭借在云计算领域的卓越表现,成功进入“2022 中国数字技术新力量图谱”IT 基础设施云平台。

“2022 中国数字技术新力量图谱”是由国内知名数字经济智库-锦囊专家联合 20 余位国内各领域数字化专家历时 3 个月研究整理而成,研究涉及数字技术市场份额、科技创新力、业务成长性、投融资热度、品牌影响力等多个维度,包含基础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产业互联网、信息传输和 IT 基础设施 7 大类别,将更加精准的帮助数字技术应用者、数字技术提供者、数字化转型投资者及政策制定者,快速全面地了解数字技术产业格局,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力量”。

青云科技自 2012 年成立以来,坚持做基础型、困难型的工作,打造坚实、稳定、可靠、高效的基石平台,将复杂的事情透明化,让企业只需关注业务创新,而非底层技术。

如今已走过了十个年头,青云科技的技术更创新、实力更深厚、心态更开放,企业也更加成熟。作为核心代码自主研发、中国原创科技的代表之一,青云科技持续技术迭代,完善新产品、新方案:

  • “全栈全场景,一云多生态”的青云信创云,是真正自研的中国云,以中立开放的理念,与国产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及应用程序等产品实现兼容性互认证,能够帮助企业顺利实现向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平滑过渡,更安全、自主地完成数字化转型。
  • 围绕多元算力操作系统、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管理及能耗管理、多算力集群运营运维服务,青云打造了服务“东数西算”的“三驾马车”:超级智算平台、绿色智慧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智算数据中心管理平台,以低能耗实现多元算力的统一调度,形成软硬件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构建应用生态,全面服务数字经济与数字社会的发展。
  • 青云科技推出的 QKCP 企业级容器平台、QKE 容器引擎等云原生领域产品及服务,充分考虑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及 IT 需求,为云原生转型提供最佳路径与实践。
  • 一款真正实现数据无损互通的非结构化数据存储软件——青云 U10000,专为支持 IoT、AI、生命科学等新兴应用开发、现代数据分析和未来数据而生。

企业数字化转型趋势日益明显,“新基建”、“东数西算”、“双碳”等国家大政方针接踵而至,企业对于云计算的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青云科技初心未改——致力于成为数字世界的基石,以极高效率、极低成本,支撑全场景数字化创新。

面向未来,围绕“云原生、场景创新、国家战略、生态建设”,青云科技将推进四“新”战略,以精益求精的精神钻研技术创新,为企业构筑坚实的数字化转型基石,致力做建设数字中国的核心云厂商,践行“中国科技服务数字中国”这一目标。

真正自研的中国云,青云科技上榜 2022 国产软件厂商名录

5 月 11 日,软服之家正式公布 2022 国产软件厂商名录,青云科技成功入选。成立十年,青云科技始终坚持核心代码自主研发,用一股“技术偏执”劲儿,先后推出一系列安全、可信、可靠的云产品,以真正自研的中国云,服务产业数字化,成为国产软件生态的重要一员。

国产软件是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关键所在,是产业数字化的坚实基石,也是国民经济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国产自主可控和科技自立自强的呼声愈发强烈,来自不同领域的国产软件厂商纷纷加大投入力度,夯实基础,创新求变,共同打造健康繁荣的国产软件生态。

成立至今,青云科技依托于顶尖的自主研发实力,赢得了业界和客户的高度认可,引领和推动了中国云计算事业的向前发展:2013 年青云公有云首次发布,即打造了中国首个自主研发、完全软件定义的云;国内率先提出“公私统一”架构混合云技术主张,并实现落地应用;推出“全栈全场景,一云多生态”的青云信创云,通过真正自研的中国云,加速我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

其中,经专业机构评测,按照非开源体系基础软件的准入阈值 A 级中自主研发代码百分比要求,青云信创云自研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青云信创云以中立开放的理念,与国产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及应用程序等产品实现兼容性互认证,能够帮助企业顺利实现向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平滑过渡,更安全、自主地完成数字化转型。

目前,青云信创云已服务了光大银行、中国银保信、盛京银行、中原银行、海南银行、哈尔滨银行、兰州银行、北京农商银行、山西省农信社、鼎和保险、国家电网等一系列知名机构和企业,帮助客户实现底层基础设施的异构兼容和统一纳管,提高运营效率,确保核心数据安全可控。

立足于自主研发,青云科技在自主知识产权、专利上也收获颇丰。仅 2021 年,青云科技新增 21 项发明专利,15 项外观设计专利和 23 项软件著作权。而这一成绩,离不开青云科技对研发的大力投入,2021 年,青云科技研发投入 1.34 亿元,同比增长 78.23%,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 54.46%

作为国产软件生态的重要一员,青云科技深知肩上所承担的推动百行千业安全、自主地完成数字化转型的重任,将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并联合国产软件合作伙伴,提升联合研发水平,落地创新成果,以更优质的产品、服务及方案,用中国科技服务数字中国。

OpenFunction 加入CNCF 沙箱,青云科技打造中立开源 FaaS 平台

5 月 11 日,由青云科技容器团队开源的 FaaS(Function-as-a-Service,函数即服务)项目——OpenFunction,顺利通过全球顶级开源基金会 CNCF 技术监督委员会(TOC)的评定,正式成为 CNCF 沙箱(Sandbox)项目。

这意味着 OpenFunction 得到了云原生基金会的权威认可,展示了青云科技容器团队深厚的技术积累,以及对 Serverless 技术趋势的前瞻洞察和对云原生落地诉求的深刻把握。通过加入 CNCF 沙箱,OpenFunction 项目将吸引更多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参与其中共创共建,打造熠熠生辉的新一代开源函数计算平台。

OpenFunction 是一个现代化的函数即服务 FaaS 项目,旨在帮助开发者专注于业务逻辑,不必担心底层运行环境和基础设施,用户只需提交一段代码,就可以生成事件驱动、动态伸缩的 Serverless 工作负载。其核心组件包括:函数框架(Functions Framework)、函数构建(Build)、函数服务(Serving)和事件驱动框架(Events Framework)。

开源的中立 FaaS 平台势在必行

在 CNCF 2021 年度调研中,Kubernetes 已经成为一个必选项,96% 的受访组织表示正在使用或正在评估Kubernetes,Kubernetes 变得无处不在。与此同时,Kubernetes 正在逐渐走向底层,成为被广泛使用的底层平台,越来越多的应用基于其上构建,用户逐渐感知不到 Kubernetes 的存在。

Serverless 作为当前云原生领域炙手可热的技术趋势,被认为是继 IaaS、PaaS 之后云计算发展的下一波浪潮。业内专家认为,Serverless 最终会成为云时代的计算范式,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替代有服务的计算模式,并给 Client-Server 时代划上句号。

Kubernetes 跨越采用鸿沟成为全球主流技术,为云厂商的中立带来了可能性和想象空间。但与此同时,FaaS 领域却很难实现云厂商中立,Serverless 生态系统呈现出一片零散状态,每个云厂商都有自己的 FaaS 平台,这些 FaaS 平台通常和云上的后端服务绑定。CNCF 在其 Serverless 白皮书中曾指出,Serverless 在“标准化和生态成熟度方面还有所欠缺”。用户需要一个云厂商中立的 FaaS 平台的命题亟待解决。

CNCF 在其 Serverless 白皮书中曾指出,Serverless 在“标准化和生态成熟度方面还有所欠缺”,用户需要一个云厂商中立的FaaS 平台的命题亟待解决。

OpenFunction 就是在此背景下,由 KubeSphere 开源社区于 2020 年下半年发起的 FaaS 项目。KubeSphere 社区经过深度调研发现,当时已有的开源 Serverless 或 FaaS 平台无法满足构建现代云原生 FaaS 平台的要求,而云原生 Serverless 领域的最新进展为构建新一代 FaaS 平台提供了可能。

在 CNCF 云原生全景图中的 OpenFunction

OpenFunction 引入了很多非常优秀的云原生开源技术栈,包括 Knative、Tekton、Shipwright、Dapr、KEDA 等,这些技术栈为打造新一代开源函数计算平台提供了无限可能。

目前 OpenFunction 已经正式发布了 0.6.0 版本,与上一个版本相比,新增了许多值得关注的功能,包括函数插件、函数的分布式跟踪、控制自动缩放、HTTP 函数触发异步函数等。同时,异步运行时定义也被重构了,核心 API 也已经从 v1alpha1 升级到 v1beta1。值得一提的是,OpenFunction 团队还与 Apache SkyWalking 社区合作,增加了FaaS 平台对函数可观测性的支持,可以直接在 SkyWalking UI 上通过图表来可视化 Serverless 函数的依赖关系,并追踪函数的调用。

坚定拥抱开源 第 3 个进入 CNCF 的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OpenFunction 是青云科技发起的第 3 个进入 CNCF 的项目。在繁荣向上的社区生态中,青云科技一直在积极回馈社区。2021 年 7 月,青云科技将 Fluent Operator 项目捐给 Fluent 社区,成为 CNCF 子项目,大大降低了 Fluent Bit 和 Fluentd 用户的使用门槛,目前已经从 CNCF 顺利孵化毕业。同年 11 月,负载均衡器插件 OpenELB 加入 CNCF Sandbox,帮助私有化环境更便捷地对外暴露服务。目前 OpenELB 已投入生产环境,先后被本来生活、苏州电视台、视源股份、云智天下、Jollychic、QingCloud、百旺、Rocketbyte 等海内外多家企业采用。

OpenFunction 于 2020 年 12 月开源,并提交第一个 Commit。2021 年 5 月发布第一个 Release,至今一年多的时间里发布 6 个大版本,吸引了 24 位 Contributors,GitHub 上 Star 数超过 480 个。目前,OpenFunction 已被驭势科技、中国联通、全象低代码平台等多个企业、组织和平台采用。同时,OpenFunction 收获了一众追随者,来自 KubeSphere、驭势科技、Apache SkyWalking、SAP、中国联通、全象云等多家企业和组织的贡献者参与其中,为项目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除此之外,OpenFunction 团队还受到上游社区的关注和青睐。Dapr 和 Apache SkyWalking 等社区创始人不仅盛赞项目的发展前景,还主动抛出橄榄枝探索联合技术方案。

Yaron Schneider Dapr 社区联合创始人对 OpenFunction 的评价

在本月 16 日-20 日即将举行的 KubeCon Europe 2022 上,OpenFunction 发起人和贡献者驭势科技将受邀发表OpenFunction 在自动驾驶领域应用的演讲,同时还将和 Fluent 社区联合举办 Fluent Operator 相关 Workshop 。

青云科技一直坚定拥抱开源,不断将自主研发的技术开源,并贡献社区。在 OpenFunction 之前,青云科技已推出了KubeSphere 容器平台、全象云低代码平台、OpenELB 负载均衡器等多个优质开源项目,并围绕 KubeSphere 形成了青云科技开源地图。

如今,在全球最受欢迎的开源容器平台中,KubeSphere 已经位列第二,这也是由中国公司主导的、唯一一个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开源容器平台,现在已经有数万家社区用户在生产环境中使用。未来,青云科技将继续坚持开源,在开源社区输出和开放自己的技术能力,并与更多生态伙伴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打造云原生解决方案,释放云计算效能。

 

大咖寄语

在加入 CNCF 的兴奋时刻,OpenFunction 团队收到了多位重磅参与和关注者的鼓励和寄语:

吴晟

Apache SkyWalking 创始人

我很高兴和兴奋看到 OpenFunction 顺利加入 CNCF。作为一个仅一年多的年轻项目,这是一个项目从原型走向稳定、多元和成熟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作为 Apache SkyWalking 的一员,我有幸参加了 SkyWalking v9 迭代过程中与 OpenFunction 的集成。开放,平等,中立的开源合作模式,让人印象深刻。我们双方会在 Serverless 的可观测性上,进行紧密深入的合作,包括更多语言集成、日志集成、平台性能集成等。祝贺 OpenFunction 成功加入沙箱孵化,也期待项目更上一层楼。Enjoy your CNCF journey。

张海立

驭势科技云平台研发总监

驭势科技 UISEE 是中国领先的自动驾驶公司,OpenFunction 帮助我们找到了一种基于 FaaS/Serverless 的业务服务快速定制方案,我们已将它用于解决跨公有云/私有云的、针对不同存储中间件的数据处理和落盘问题。期待有更多社区伙伴参与到 OpenFunction 的功能建设中,一起探索更多应用场景,提升研发效能!

张善友

深圳市友浩达科技有限公司 CTO

OpenFunction 加入 CNCF 对我来说是一个额外的惊喜。我是最近一个月才成为 OpenFunction 的贡献者,我在最近 2 年积累了 Dapr 的项目实战经验,让我深信基于 Dapr 的 OpenFunction 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 FaaS 项目。我现在负责建设 OpenFunction 的 .NET 支持框架开发工作,期待有更多的社区伙伴参与到 OpenFunction 的功能建设上来。

蔡礼泽

SAP, OpenFunction 早期用户

我从去年关注到 OpenFunction,当时被它的技术选型所吸引,非常的前沿,让我想到了许多的可能性。之后一直关注着项目的技术走向以及社区发展,还有参与贡献。一个优秀的项目离不开社区的支持,OpenFunction 的维护者非常专业与热情。优秀的技术设计加上专业的社区,我相信 OpenFunction 会在云原生领域大放异彩。

青云科技与东方通完成产品兼容性互认证,共同构建国产生态

5 月 11 日,青云科技自主研发的青云信创云平台与东方通的消息中间件 TongLINK/Q V9.0 完成产品兼容性互认证。经严格的联合测试验证,双方产品兼容性良好,可以顺利安装、配置,并且整体运行稳定高效,通过兼容性互认证为分布式应用开发、容灾备份等应用场景提供可靠支撑。

“全栈全场景、一云多生态”,青云信创云秉承了青云科技“坚持核心代码 100% 自主研发”的产品设计理念。

信创云系列产品经过专业机构测评,符合非开源体系基础软件的准入阈值 A 级中自主研发代码百分比要求,是真正自主研发、可信可靠的中国云。其中,青云信创云平台满足中大型机构业务上云需求,同时支持国外虚拟化产品的替代。

东方通消息中间件 TongLINK/Q V9.0 能够构建高速的消息传输通道,支持百万级 TPS 的性能,动态负载均衡、集群动态伸缩,可提供大规模分布式消息通信能力,支持实时的消息订阅机制,满足分布式消息通信的低时延需求。经过 20 多年不间断的沉淀和积累,在技术上不断更新和迭代,成为更安全、可靠、可替代国外同类产品的国产数据传输类软件基础设施。

青云科技作为一家具备国产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型企业,始终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发展路线,并积极推动与国产化生态伙伴产品的兼容性互认证。

截至目前,青云已经与 100+ 国产软硬件合作伙伴完成产品兼容认证,打造了一个以云平台为纽带,汇聚国内优质资源的国产化生态,面向“信创”场景,致力于为全行业客户提供基于信创场景的优秀产品和一体化解决方案,做大产业空间,实现商业共赢。

以此次产品兼容互认证为契机,青云科技与东方通将共同携手、持续创新,为企业数据共享与数据分析应用提供更优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铸造产业数字化基石,推动产业蓬勃发展。

为中小企业容器化应用上云而生,青云 QKE 托管版正式发布

云原生时代,容器、Kubernetes、DevOps、微服务等一系列技术和理念快速发展和应用,使底层资源的利用率和性能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随着技术的发展,底层架构的简化,企业关注的重点也逐渐转移到实际业务层面,这是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企业的期望。未来的应用发展,势必是朝着更轻、更简单的方向前行。

作为基于青云QingCloud 云平台构建的企业级 Kubernetes 容器引擎 QKE,自 2019 年 6 月上线以来,短短三年时间,就凭借着极简的使用体验和稳定的运行保障,在银行、交通物流、互联网、教育、建筑等行业落地应用。目前 QKE 平台上运行着众多生产级的 Kubernetes 集群,为企业的应用交付和迭代保驾护航。

为了让企业更好地在云原生道路上前行,特别是中小企业容器化应用上云场景,青云QingCloud 正式发布了 QKE 托管版——简单、低成本、高可用,让企业无需管理 Master 节点,而是更多地关注业务开发部署,为云原生转型提速!

不同规模的企业,对容器服务的选择有不同考量

此前,QKE 主要提供的是自管版集群,由企业自行管理整个 K8s 集群,包括 Master 和 Worker 节点,这就要求企业拥有专业的 K8s 集群运维和管理能力,才能更好地保障集群的稳定运行。但通常情况下,只有业务体量较大的企业,才设有专门的运维团队或运维人员。

为了给不同规模的企业更好地提供容器服务,2021 年下半年,QKE 产研团队通过走访数十家企业,发现目前很多企业尚处于云原生转型初期,或者受限于公司规模,缺少运维团队或运维人员,在使用 K8s 的过程中需要分心运维,难以专注于开发,且正式的生产环境对高可用有极大需求,这带来了使用成本的增加。

近年来,市场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屏蔽底层,由云服务商负责底层的运维管理,以解放企业的运维压力。有观点认为,Serverless 会成为云计算的终极形态——免运维、极致弹性。托管版形态作为向 Serverless 的过渡,是与目前企业云原生转型所处阶段和需求最为匹配的解决方案。

当前,国内外主流云服务商都提供了类似的托管版容器服务,模式基本相似,都是由云服务商运行 Master Node,区别主要在于集群管理费用和 SLA 保障。在集群管理费用方面,目前大多主流云服务商都会收取集群管理费用,从 1123.2元/年 到 242265.6元/年不等。对企业来说,日常开发中至少有三个环境,分别是开发环境(Dev),测试环境(Test),生产环境(Prod),所以多个集群的管理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在 SLA 保障方面,托管集群最重要的就是保证集群的稳定性和高可用。对企业来说,底层成为黑盒后,看到足够的服务保障才敢把业务放心地部署在这个环境中。所以云服务商能否承诺 SLA并按约定赔付,同样是企业关注的重点。

然而,目前容器服务市场中缺乏一款中小企业负担得起、用得安心的托管版集群,青云公有云容器引擎 QKE 托管版由此而生。

像全自动咖啡机一样,省心又省钱

相较于自管版,QKE 托管版具有三大优势,就像全自动咖啡机一样,省心又省钱。企业不需要关心机器如何运作,也无需担心零部件的维护和故障维修问题,一切都由 QKE 承担,只需关注几个按键和最后的成品即可。

第一,QKE 托管版不收取集群管理费用,集成组件免费,让用户负担得起

首先,QKE 托管版不收取集群管理费用,费用构成简单,能够大幅降低企业使用成本,也无需管理集群控制节点,即Master 节点,能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业务的开发部署上。

其次,QKE 托管版通过集成、对接的方式,可以为企业提供可视化界面、自动伸缩、微服务治理等扩展能力,且集成组件是免费的。

第二,把运维工作交给 QKE 托管版,解放运维压力,让用户用得安心

QKE 是依托于 QingCloud 公有云 IaaS 层资源打造的,相较于本地自建集群,能提供更好的集群稳定性,让客户不用过于担心因为集群异常、故障等问题,影响到业务的正常运行。

首先,QKE 托管版支持托管版的 Etcd 服务,也支持企业自由选择外置的 Etcd 集群,从而保证可管控的高可用。同时结合多可用区部署、弹性伸缩、健康检查与监控告警等方式,可以帮助客户构建一个可用性高达 99.95% 的企业级 K8s 集群。

其次,QKE 托管版承诺 99.95% 的服务可用性,如果没达到将按约定赔付,企业可以获得更安心的保障。

此外,依托于青云专业的基础运维团队,QKE 托管版可为客户提供7*24的技术支持,协助处理集群迁移、升级、异常修复等问题,为云原生转型保驾护航。

第三,KubeSphere 容器平台能力加持,使用体验简洁易用

KubeSphere 是一款开源的容器平台,在帮助客户简化集群管理的基础上,还提供了覆盖云原生业务完整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如 CI/CD 工具、可观测性、微服务治理等。

通常情况下,中小企业和创业公司前期会在本地或云上自建集群,以便学习 K8s 集群基本功能的使用。在关注成本的同时,企业也在不断寻求可以快速上手的一站式容器服务。能够跨多云环境部署的 KubeSphere,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KubeSphere 目前已经同市场主流云服务商达成合作,推出了 KubeSphere on Azure、On AWS、On DigitalOcean,但是 KubeSphere 与QKE的结合,无疑是最完美的。体现在:支持在 QingCloud 公有云上交付 KubeSphere 容器平台全能力、支持一键部署高可用的 KubeSphere 集群、支持一键升级到 KubeSphere 最新版本、支持功能组件按需开闭,使用体验完全一致。

综上所述,对于中小企业,以及缺乏运维团队或者运维人员较少的企业而言,QKE 托管版无疑是容器化应用上云的“最优解”,不仅大幅降低成本,也无需关心控制节点的管控,释放运维压力,让企业更多地专注业务创新、更快地实现云原生转型。

青云科技发布 2021 年报:深耕技术研发,服务数字中国

4 月 27 日,青云科技发布 2021 全年及 2022 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21 年总营收达 4.24 亿元,多项云产品、服务取得稳步增长;2022 年第一季度营收 7963.05 万元,综合毛利率 10.02%,同比增长 11.93 个百分点。得益于公司主动进行战略调整和业务优化,云服务同比毛利率亏损收窄 12.99 个百分点,云产品毛利率 26.38%,同比提高 15.10 个百分点。

2022 年是青云成立十周年,面对市场环境、客户需求、技术演进等多重变化,公司全面梳理各项业务,紧抓时代变革机遇,围绕“新技术、新场景、新路径、新生态”推进四“新”战略,致力做建设数字中国的核心云厂商,践行“中国科技服务数字中国”。

持续加码技术研发,夯实核心竞争优势

2021 年公司研发投入 1.34 亿元,同比增长 78.23%,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 54.46%,新增 21 项发明专利,15 项外观设计专利和 23 项软件著作权,雄厚的研发实力为长期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根据 IDC《中国软件定义存储(SDS)及超融合存储(HCI)存储系统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1Q4》显示,青云稳居核心厂商,块存储市场份额位列行业第四,与超融合双双跻身行业头部。

近年来云原生开始成为主流趋势,成为进一步释放云计算价值的核心驱动力。作为国内技术领先的、核心代码自主研发的原创科技公司代表,青云科技选择 All in 云原生。截至 2022 年第一季度,KubeSphere 用户覆盖超过 100 个国家和地区,下载量超 70 万,成为跻身全球影响力前二的容器管理平台。同时商业化进程全面加速,包含 KubeSphere 容器平台、iFCloud 统一多云管理平台等在内的战略软件营收同比增长 939.90%。

基于此,公司将加速构建包括 QKCP 企业级容器平台、QKE 容器云服务、QCI 弹性容器实例、KSV 容器虚拟化、云原生应用服务平台、云原生应用商店、全象云低代码平台、云原生备份容灾、云原生数据库等在内的青云云原生产品家族,向客户输出更多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云原生产品。

扎实深入业务场景,全面服务数字经济

据统计,2021 年数字经济规模占 GDP 比重超过 40%,国家“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指出,“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作为数字化转型以及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石,云计算将扎根于百行千业的发展之中。

面对全新形势,青云科技始终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升级计算、存储、数据平台、物联网等专业化产品,打造企业级业务场景解决方案,重点为金融、医疗、交通、教育等行业客户提供“专精特新”数字创新服务。

在金融领域,青云科技参与建设光大银行新一代金融核心技术平台。作为光大银行“123 + N”重要技术栈项目之一,全栈云平台是支撑整个数字化战略的底座。青云科技通过高质量服务全栈云建设,有力保障了客户数字化战略体系建设的顺利实施。

在医疗领域,凭借领先的技术能力与深入的行业理解,青云科技为西昌市人民医院打造医疗专属云。在《IDC PeerScape:中国医疗专属云实践与案例》中,该项目被列入医疗行业最佳实践之一,将为同行业建设云计算转型提供可靠借鉴。

在交通领域,青云科技携手江苏交控联合发布“数字交通新基建平台”,共同将其打造成为国内交通产业数字化建设标杆项目,并斩获国资委年度“优秀案例”。该平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架构,通过建立各类应用统一承载中心,形成开放的应用市场,打破行业应用垄断现象,构建数字交通新生态。

在教育领域,青云科技为中国农业大学构建“灵活高效、安全可控、资源虚拟化、部署标准化、管理自动化、易运营、可持续发展”的混合云管理平台,成功入选中国信通院 2021  年度混合云“行业实践类”优秀案例。

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坚定履行社会责任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云计算已经成为推进国家战略、打造数字经济新动能的重要引擎。青云科技作为数字经济发展主力军,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坚定履行社会责任,以极高效率、极低成本,支撑全场景数字化创新。

近期,“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将在 8 地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 10 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进一步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青云科技第一时间全面响应”东数西算”工程,不断加大投入。通过打造超级智算平台,青云科技将扮演起接驳算力和应用的“操作系统”,向下接驳异构化算力和硬件平台,向上接驳各种行业应用,服务政务类、产业数字化等场景。此外,借助青云绿色智慧数据中心方案,打造全数字化的智能管理平台, 全面满足智慧城市、科研、科创等场景算力需求。

进入发展新阶段,推进“双碳”是国家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青云科技以分布式能源调度管理、统一的云控调度平台、“双碳”智慧建筑解决方案,来实现碳排放的监测、溯源和优化,从硬件和软件、技术和管理上促进产业能效提升。

在不断夯实自身实力的同时,作为科创板上市的“中国混合云第一股”,青云科技始终勇担社会责任,发挥企业担当,在疫情防控、技术普惠、生态环保等领域持续贡献数智力量。

2021 年,青云科技不遗余力用科技为防疫工作提质增效;通过“青云学院”免费提供大量优质学习与培训资源,为社会培养数字化人才做出贡献;与首都绿化委员会达成合作,全体员工认领并完成植树造林任务,守护绿水青山,在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可持续之间实现双赢。

青云科技董事长兼 CEO 黄允松表示,云与数字经济结合并不是简单地搭建平台,而是深度融合,深入企业各流程,解决业务数智化急需,实现供给和需求精确匹配。青云将长期致力于服务数字经济,服务于社会各行各业数字化变革。

出席云原生技术实践研讨,青云科技带来云原生实践最佳路径

4 月 26 日,数字经济生态共建交流会之云原生技术实践研讨成功举办。本次交流会由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主办,主题为“筑牢应用创新底座·加速数字经济发展”。

青云科技 KubeSphere 解决方案架构师曾常习受邀出席,并分享《青云 QKCP 企业级容器平台——铺筑云原生转型之路》的主题演讲,深度解读了云原生在数字化转型中所扮演的角色,分享了青云 QKCP 容器平台的典型应用场景,以及在金融、通信等行业的实践成果。

在演讲中,曾常习指出,云原生并不是新的技术,而是基于微服务架构思想、以容器技术为载体的一种全新的产品研发运营模式。云原生平台已经成为企业数字基建的必需品,K8s 是云原生的标配,KubeSphere 正在成为企业迈向云原生的基石。“云原生是云计算下半场的代表性技术和模式,以跨云的分布式应用为核心场景,主打微服务、DevOps、可观测性等,是企业现有应用管理模式的变革之力。”他强调道。

基于 QKCP 的云原生转型方案

青云着力打造的 QKCP 企业级容器平台,与 KubeSphere 开源容器平台相辅相成,为企业客户提供了更加完善的云原生能力,典型应用场景包括:

  • QKCP 适配主流信创芯片、操作系统,全面支持中间件、数据库、应用软件等广泛信创生态,可帮助企业打造安全、可信的容器云环境。
  • QKCP 同时贯穿开发、测试和业务三大中心,提供统一的控制平面,降低企业运维难度。
  • 基于 QKCP 的云、边、端三层架构实现云边协同能力,为自动驾驶和金融分行网点等典型业务场景,提供信息收集和批量设备管理支持。
  • 存储是企业构建云原生平台不可或缺的一环,QKCP 基于青云自研企业级分布式存储,可提供块、文件和对象存储接口,满足业务各种存储场景。
  • QKCP 可帮助企业打通整个 DevOps 工具链,从源代码、构建、集成制品管理到生产测试环境。
  • 在架构选型上,QKCP 将同时支持 Spring Cloud 和 Service Mesh 两种主流微服务技术框架,提供完整的微服务治理能力,双栈微服务治理框架,让选型无忧。
  • QKCP 内置企业级生产集群数据库,支持金融级别数据集群架构,具备高可用、架构稳定和可扩展等性能,能够一键部署集群数据库,并提供可视化集群管理功能。
  • 为实现海量微服务的统一监控管理,QKCP 提供统一可观测性平台,帮助企业构建监控、日志、审计、实践及告警的一体化平台。
  • 基于 Kubernetes 的备份架构,QKCP 支持细颗粒度备份拆解,一键备份整个项目,应对多种基础设施环境,轻松搞定有状态分布式应用场景。
  • 容器云灾备方案为客户提供核心容器应用在多云架构下的备份恢复、应用迁移及容灾保护服务。

曾常习还介绍了 QKCP 在某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某大型金融科技综合服务商、某城市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等重要客户的应用实践。更值得注意的是,四年多的时间里,QKCP 已先后服务了来自金融、通信、工业、能源、物流、教育等众多行业的企业,将 QKCP 灵活的整合方案按需提供给客户,并提供陪伴型、逐步落地云原生的咨询服务,以及 SLA 支持和服务全生命周期的商业保障。云原生是企业实现数字化创新的最短路径,青云科技正以 QKCP 打造云原生基石,铺筑企业云原生转型之路。

共筑信创云生态,青云科技与永中软件完成产品兼容性互认证

4 月 24 日,青云科技自主研发的青云信创云平台与永中软件(以下简称:永中)旗下的永中 Office 完成产品兼容性互认证。

经过严格的联合测试验证,双方产品兼容性良好,可以顺利安装、配置,并且能够稳定运行,通过兼容性互认证。双方的兼容全面支持电子政务平台,可平滑接入 OA 系统,进一步推动政企信息的共享与协同,有效加强文档资源的整合利用。

青云信创云秉承青云科技一贯的产品设计理念:坚持核心代码 100% 自主研发。信创云系列产品经过专业机构测评,符合非开源体系基础软件的准入阈值 A 级中自主研发代码百分比要求。以覆盖“全栈、全态、全域”的全维能力,保证一致管理与一致体验,以中立开放的态度,深度参与信创生态建立、适配各大信创生态,满足统一纳管、IT架构替换及应用迁移等现实需求,是真正自主研发、可信可靠的中国云。

永中软件是以办公软件为核心的基础软件产品开发和服务提供商。作为国家重点布局的字处理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承担了国家十一五&十三五核高基重大专项课题研究,是中文办公软件标准规范制定重要参与者,是国家基础软件重点支持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作为一家具备国产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型企业,青云科技始终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发展路线,并积极推动与国产化生态伙伴产品的兼容性互认证。截至目前,青云已经与 100+ 国产软硬件合作伙伴完成产品兼容认证,打造了一个以云平台为纽带,汇聚国内优质资源的国产化生态,面向“信创”场景,致力于为全行业客户提供基于信创场景的优秀产品和一体化解决方案,做大产业空间,实现商业共赢。

以此次产品兼容互认证为契机,青云科技与永中软件将共同持续创新,为更多行业和区域提供从底层到应用层的“中国科技”,推动产业蓬勃发展

IDC 报告:青云块存储跻身 SDS 市场前四

4 月 17 日,IDC 发布《中国软件定义存储(SDS)及超融合存储(HCI)系统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1Q4》,报告显示,中国软件定义存储在 2021 年较去年同期实现 45.5% 增长,超融合存储系统实现 41.1% 增长。

市场整体向好,青云科技企业级分布式存储和超融合产品表现出众,连续四年入围核心厂商。其中,青云块存储 QingStor NeonSAN 第四季度整体市场排名跻身前四,位次较上个季度有所提升。在 2021 年全年中,NeonSAN 和超融合整体市场排名分列第六和第八,同样处于行业领跑地位。

《中国软件定义存储(SDS)及超融合存储(HCI)系统市场跟踪研究报告》是全球权威的咨询与服务机构 IDC 针对中国软件定义存储及超融合市场的跟踪研究,提供市场容量及份额评估,并发布对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洞察,是针对中国软件定义存储及超融合市场极具权威性的分析报告。

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和应用的快速发展,以及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带来了海量数据的规模化爆发。在数据量快速增长的同时,软件定义存储在整个存储市场占比快速提升。IDC 预测,未来五年,中国软件定义市场将以 14% 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2026 年市场规模接近 45.1 亿美元。

其中,块存储凭借高稳定性、扩展性,以及较高的读写效率等优势,受到数据存储量大、读写效率要求高、核心业务数据库云化转型的用户青睐,预计2026 年市场规模接近 15 亿美元。

作为国内主流的提供专业软件定义存储的云厂商,青云科技以软件定义为本,自主研发了企业级分布式存储,并经过长期的实践应用,对技术、产品不断迭代创新,可以为用户提供全形态的软件定义存储产品,全面满足用户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海量数据存储和管理需求。

青云块存储 QingStor NeonSAN 是一款面向数字时代企业核心业务的分布式存储,通过采用全闪架构与 RDMA 网络设计,时延亚毫秒下可达数百万 IOPS,单卷容量可达百 TB 级别,打破了分布式存储的性能与容量瓶颈,成为用户数字化转型的存储基石。

NeonSAN 在稳定性和企业级功能特性上也具有十足优势,比如:提供数据分片及多副本策略、各组件可独立完成故障检测与修复、支持运维与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备份容灾方案等,能够保障用户核心业务数据库(OLTP)和数据仓库(OLAP)稳定运行,以及满足用户构建统一存储资源池、计算与存储分离、容器与 AI 应用等场景需求。

目前,在青云存储产品与解决方案的支持下,国家电网、华润创业、阳光保险、华数传媒等行业客户已实现对海量数据的智能化存储与管理,为业务创新、服务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数字化正在重构世界,软件定义存储也必将成为承载数字世界的重要基础平台。青云科技将继续探索存储领域前沿技术,深耕百行千业实践应用,释放数据价值,驱动数字化转型。

布局“东数西算”,青云科技打造“三驾马车”

从数字经济的发展大局来看,“东数西算”不只是数据中心的工程建设,也不只是算力的堆砌,最关键的是带动技术升级与产业升级。这样一个庞大的数据信息生态体系建设,不同行业与企业通过协同创新才能更好推动“东数西算”的发展。

“东数西算”将“算力”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整体算力中心的建设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及了两个方面,一是减少数据中心在国家能源消耗中的占比,二是提供算力服务满足政府及企业的数字化需求。

算力中心建设四要素

聚焦算力中心建设,青云科技从现实的算力需求出发,深入分析了算力中心建设的四要素,即机房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管理及能耗管理、多元算力操作系统、多算力集群运营运维服务。

  1. 机房设施建设。新数据中心主要建设在资源比较充沛的中西部地区,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利用先进技术,来建设高等级、低能耗的数据中心。这是“东数西算”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
  2. 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管理及能耗管理。结合新技术的管理架构与模式,将为数据中心的整体管理带来统一的数据采集、集成和分析,从而更有效地对数据中心的运行进行综合管控,指引能耗优化。
  3. 多元算力操作系统。这也是算力中心建设的重点,主要提供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的资源管理和调度,交付多元算力,来支持和支撑数据的计算和分析、应用的运行和业务处理,从而赋予数据中心真正的动力。
  4. 多算力集群运营运维服务。算力作为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服务于不同行业。算力集群的运营也需要为这些行业提供多样化的业务服务,通过创新业务模式,让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更高效地获得数据分析带来的价值。

青云服务“东数西算”的“三驾马车”

围绕多元算力操作系统、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管理及能耗管理、多算力集群运营运维服务,青云打造服务“东数西算”的“三驾马车”,以低能耗实现多元算力的统一调度,形成软硬件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构建应用生态,全面服务数字创新,服务数字经济与数字社会的发展。

第一驾马车——超级智算平台

青云超级智算平台,向下接驳多样性的算力,向上支撑行业应用,作为多元算力操作系统,主要提供四个方面的平台能力:一是算力生产供应平台,包括标准云平台算力服务、高性能计算服务、物联网和边缘计算能力、AI 算力能力等;二是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利用大数据工作台来支撑企业数据在生产、采集、计算上的服务要求;三是智能生态建设平台,提供开放的应用框架,云原生应用、AI 应用、行业专属应用等都可以通过该框架云化,形成 PaaS 或 SaaS 丰富应用生态;四是产业创新开发平台,以低代码开发平台、DevOps 流程开发平台、API 聚合及 Serverless 等技术能力,为业务流程重塑和业务场景迭代提供有力的工具。

这四个平台相互依存,依托青云科技在云计算、物联网、边缘计算、软件快速开发迭代等领域的探索与积累,以及帮助企业进行流程数字化和过程智能化的经验,通过对开放标准的支持,将相关技术能力向智能制造、智慧医疗、金融科技等不同行业落地。超级智算平台的核心代码都由青云科技自主研发,在确保高可靠性的同时,实现了对信创平台的完整支持。随着“东数西算”工程进一步深化,青云超级智算平台必然会延展出更多技术和应用的场景。

第二驾马车——绿色智慧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每秒可以采集 1 万个采样点的数据,存储 12 万条采样数据,每天可以分析和处理 100G 以上的各类运行指标数据……在这些能力的保障下,青云绿色智慧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可以更加精准计算各类设备的能耗,对高能耗设备进行调度和控制,从而更加有效地减少数据中心的 PUE,通过管理提升效能,实现对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的管理及能耗管理。

青云通过新型的采集网关和分布式物联平台,实现了对数据中心楼宇自控、数据中心设备运行数据的毫秒级采样,为智慧化管控提供依据,对于应对“新建数据中心 PUE 被要求限制在 1.3 以下,改造的存量数据中心 PUE 不超过 1.4”的挑战发挥了极大的价值。

第三驾马车——智算数据中心管理平台

算力的价值是以更快、更短的时间完成数据分析、业务计算任务,推动业务进程和管理活动。基于这一认识,青云多算力集群运营运维服务——智算数据中心管理平台,结合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技术,通过构建整个数据中心统一的运维数据中台,实现了“五个统一”,即设备数据采集平台、设备配置数据库、监控告警平台、运维管理流程、管理调度服务的统一。

自底层到应用的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运维之上,青云还通过云应用中心、超算应用中心等服务,让行业的能力和算力进行有效的连接,最终,通过统一平台有效加速了算力应用的推广,持续将更多应用引入,为行业创新与新兴场景提供有力支撑。

“三驾马车”落地国家级超算中心

青云超级智算平台、绿色智慧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及智算数中心管理平台已在国家级超算中心中落地。在某国家级超算中心,青云承建了超算公共服务云、政务行政服务云和公共云,通过超级智算平台将 HPC 高性能计算、EHPC 弹性高性能计算、标准云服务(IaaS/PaaS/GPU/AI)统一管理运营,同时为整个超算业务提供了统一的应用服务的能力,其他照明等基础设施系统数据也汇聚同一平台以持续优化能耗管理。

类似的落地经验成为青云技术迭代与能力提升的基础之一,也是青云积极参与“东数西算”的信心所在。算力网络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会从国家级、省级不断向下分层级到更小的中心节点。以省级算力网络的相关技术为例,青云的多网融合、云网融合和多云互联的网络技术等都已经过实践检验,同时,青云也在跟有关省级单位做技术沟通甚至联合研发,共同推进“东数西算”。

未来,青云将以更宽广的视角,做更加开放的云端融合和云云融合的算力网络构建,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开放合作,紧跟技术迭代,让青云算力领域“三驾马车”为“东数西算”助力,以中国科技服务数字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