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网融合必备“利器”!青云QingCloud 新一代弹性 SD-WAN 服务正式上线

4 月 13 日,青云QingCloud 新一代弹性 SD-WAN 服务正式上线。其采用全新架构,脱离目前骨干网和硬件局限,实现全部软件化形态,可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专属广域网组网与智能调度管理服务,帮助用户零部署、高效率访问云端关键应用,分钟级构建云、数据中心、企业分支之间的云网一体的专属企业广域网络,实现三者之间网络任意互联、灵活配置和智能调度,以更低成本获得高品质的网络连接与云端关键应用访问体验。

如何定义“弹性”的 SD-WAN 服务?

SD-WAN 是多云时代的企业刚需,也是云网融合落地的必备“利器”。相较于上一代,架构升级给新一代 SD-WAN 服务带来了极致的弹性,包括 vPOP 节点和 vCPE 资源的弹性拓展,为用户带来全新的广域网组网体验。

弹性虚拟广域网

在 vPOP 节点的弹性拓展方面,新一代弹性 SD-WAN 通过软硬件解耦,让用户可以以软件的方式,在 VM、Docker、裸金属等任意底层环境中扩容新的 vPOP 节点,快速与原有的广域网实现连接,构建一张弹性的虚拟广域网,在任意地区就近接入。基于 VM、Docker 部署的 vPOP,支持灵活的资源弹性伸缩。

在 vCPE 资源的弹性拓展方面,同样通过软硬件解耦,用户便可在 VM、Docker、裸金属等任意底层环境中搭建 vCPE 资源,基于 VM、Docker 部署的 vCPE,也支持灵活的资源动态伸缩。

 

用户体验全面升级,更便捷、更灵活

现如今,企业广域网组网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例如,企业节点分布广泛,管理难,维护难;缺乏对 WAN 网流量的可视化操作,业务流量不可控;上云受到限制,数据迁移困难;难以满足业务敏捷性的需求;随着业务流量增长,成本压力急剧上升等。

相较于上一代,新一代弹性 SD-WAN 服务在“操控管理、计费模式、场景适配”三方面进行了大幅优化和提升,为用户的广域网组网带来全面的体验升级。

首先,新一代弹性 SD-WAN 提供自服务控制台,公有云和 SD-WAN 使用相同的自服务平台,可帮助用户实现云网一体化管理,带来一致的使用体验。同时,自服务控制台支持全网可视化网络拓扑呈现,支持大屏展示,用户网络一目了然,且在控制台上即可对 SD-WAN 完成全生命周期管理,真正做到可见、可管、可控,安全可靠。

全网可视化网络拓扑

已接入的光盒 CPE

其次,计费更加灵活,除支持包年包月模式外,新一代弹性 SD-WAN 还增加支持“带宽计费”模式。包年包月模式在当月计费周期到期后,可转换为“带宽计费”模式,“带宽计费”模式还可随时转换为包年包月模式,收取差价。

支持“包年包月”和“带宽计费”模式

两种计费模式,皆支持带宽弹性伸缩,随用随开,可有效应对流量有明显潮汐特征的用户业务场景需求。弹性伸缩的带宽部分,计费按照实际使用时间收取。

弹性伸缩的带宽部分计费

最后,接入点支持软硬件多种形态,更灵活适配多业务场景。新一代弹性 SD-WAN 的端侧真正实现软硬解耦,通过软件的方式可部署在 VM、Docker、裸金属、白盒硬件等任意环境,而且端侧还天然支持 HA 方式部署。VM、Docker 环境部署,适配混合云和 IoT 网络环境;白盒硬件方式部署,适配用户分支网络互联场景;HA 方式部署,则能够满足企业关键节点高可靠性的部署要求。

多场景适配

经过多年的发展,青云QingCloud 在广域网组网领域深耕已久,并服务了江苏交控、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天财商龙等知名企业和机构。此次新一代弹性 SD-WAN 服务上线,将为用户云网深度融合注入新的动力。

未来,青云QingCloud 将推动 SD-WAN 朝着“更轻量化”(APP 化、SDK 化)、“更智慧化”两个方向发展。在“更智慧化”这个方向上,青云QingCloud 将有望构建全域的虚拟广域网,通过基于算力调度的算法,将边缘算力的负载情况扩散到全网,从而为接入层选择最优的业务平台访问提供绝佳指导。

青云十年·奔赴未来:四“新”战略,服务数字中国

4 月 1 日,青云科技迎来十周年庆。

历经十年发展,青云科技已经实现从上线公有云服务,到拥有全栈云产品,再到推出“云网边端”一体化架构、端到端云原生服务的“完美蜕变”。也是在十年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承载了来自金融、交通、能源、工业、医疗、教育、政务、互联网等百行千业的核心业务系统,并在  2021 年 3 月 16 日成功上市,成为“中国混合云第一股”。

回首过往,十年是属于青云科技“用技术改变世界”的“筑梦史”,也是作为真正自研的中国云,用中国原创科技成就百行千业数字化转型的“开拓史”。

站在全新十年的起点,云原生方兴未艾,“新基建”、“东数西算”、“双碳”等国家战略推出,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面对新时代的变革,青云科技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下一个十年将全力推进四“新”战略:“新技术,端到端云原生;新场景,深入企业业务场景;新路径,用中国科技服务数字中国;新生态,构建开放、多元的新生态”,致力做建设数字中国的核心云厂商,书写“中国科技服务数字中国”的新篇章。

 

一切从客户需求出发,用顶尖自研技术服务数字化转型

过去十年,云计算行业浪潮迭起,迎来黄金发展十年。这背后的原因,是企业业务的快速变化,驱动着对底层算力的需求变化。在此背景下,青云科技依托于自身顶尖的自研技术,为企业提供了专业、高效、灵活、敏捷的云计算产品与服务,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严格来说,过去十年,青云科技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节点。

第一个节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兴起,市场中新应用层出不穷。为满足企业快速迭代的应用及功能需求,青云科技上线了公有云服务,提供云计算资源和云端工具。也就是在那时,青云科技率先突破 SDN、SDS 技术难关,交付完整企业级 IaaS 平台,成为中国第一个完全软件定义的云。

第二个节点,面对以金融、交通等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青云科技开启了私有云产品研发和交付,最早推出“公私统一”架构的混合云,国内首次把云计算带入到大型商业银行和大型国有银行,把公有云带入到省级高速公路业务领域。

而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迁移上云、用云,青云科技推出了全栈云产品,构建了“云网边端”一体化架构,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灵活组建端到端场景解决方案。

同时,在云原生尚处“萌芽”阶段,青云科技再一次踩在正确的点上,推出了 KubeSphere 容器平台,并一路成长为由中国人主导的、唯一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源容器平台,为云原生时代构建核心竞争力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个节点,在数字经济如火如荼发展之际,青云科技迎来新的里程碑。2021 年 3 月 16 日,正式登陆科创板,成为“中国混合云第一股”。能够赢得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得益于青云科技长期的 B 端深耕,在青云云平台上,承载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泰康保险、华润创业、中国国航、人民网、江苏交控、国家电投、国家超算济南中心、中通快递、洋河股份、清华电子院等机构、企业的核心业务系统。

可以说,十载之行,青云科技已成长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可靠的基石型合作伙伴,向市场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推进四“新”战略,做建设数字中国核心云厂商

当时间车轮进入 2022 年,“建设数字中国”成为时代主旋律,青云科技也站在了时代变革的“窗口期”,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技术层面看,云原生成为主流趋势,百行千业从“关注资源”到“关注应用”,充分发挥云的效能成为新的技术命题;从政策层面看,国家推出“新基建”、“东数西算”、“双碳”等战略,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为“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共存定下新的目标。

作为科技创新密集型行业的佼佼者,也是中国少有的核心代码自主研发、原创科技代表,下一个十年,青云科技将围绕“云原生、场景创新、国家战略、生态建设”,推进四“新”战略,致力做建设数字中国的核心云厂商,践行“中国科技服务数字中国”。

新技术:端到端云原生服务

进入云原生时代,青云科技将All in云原生,围绕容器、DevOps、微服务、可观测性、函数计算等云原生核心技术,通过自研、开源、合作等方式,加速云原生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立足于 KubeSphere 打下的的良好基础,青云科技将加速构建包括 QKCP 企业级容器平台、QKE 公有云容器服务、全象云低代码平台、云原生应用商店、云原生数据库、云原生存储等在内的青云云原生产品家族,向客户输出更多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云原生产品。

针对“应用微服务化、提高 DevOps 效率、增强系统可观测性、加速云边协同、落地AI应用”等云原生场景,青云科技还将打造场景化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端到端云原生服务,加速落地云原生。事实上,目前 KubeSphere 已在数千家企业的生产环境中使用,服务了金融、交通、能源、制造、医疗、教育等行业客户。

新场景:深入企业业务场景做深服务

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企业业务场景发生质的转变,从“经验依赖”转为“数据决策”,从“人力参与”到“自动化流程”,从“平台创新”到“应用创新”等。

面对全新场景,青云科技将从三方面做深服务。

首先,做好客户真实需求的沟通,针对性提供方案或服务;其次,充分发挥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能力,为企业提供所处赛道的政策解读、技术演进、需求变化等综合分析,建立行业趋势认知和判断,辅助商业决策;最后,深耕各区域、行业客户,提供场景化、精细化、定制化的服务及方案,帮助客户更高效、敏捷地推进业务场景创新。

新路径: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中国科技服务数字中国

众所周知,“新基建”、“东数西算”、“双碳”等国家战略,利好云计算长远发展。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青云科技的发展路径也逐步迈向“中国科技服务数字中国”的新高度。

以“东数西算”为例,青云科技目前打造的青云超级智算平台,将扮演起接驳算力和应用的“操作系统”,向下接驳异构化算力和硬件平台,向上接驳各种行业应用,最终服务于政务类、产业数字化等场景,并满足智慧城市、科研、科创等场景的算力需求。

还有“双碳”,青云科技要聚焦在能源、交通、建筑三个能耗“大户”,以分布式能源调度管理、统一的云控调度平台、“双碳”智慧建筑解决方案,来实现碳排放的监测、溯源和优化。 

新生态:构建开放、多元的新生态

做好建设数字中国重任,并非青云科技一家企业的“单打独斗”,更是与行业专家、优秀 ISV 厂商,以及客户共同努力的“合作共赢”,构建开放、多元的新生态就成为必需。

青云科技将坚持开源、中立开放,通过技术、业务、服务“三位一体”的形式,同国内外开发者、渠道合作伙伴、产业上下游优秀厂商,从技术研发、渠道建设、方案打造等方面,强化协作关系,构建新技术生态、新业务生态、新服务生态,以实现技术共享、业务共赢、服务共创。

而作为一家上市企业,青云科技还将通过“低碳青云”、“青云学院”、“资源共享”等形式,由内而外,践行“双碳”目标,推进技术普惠,降低社会成本,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未来,青云科技将沿着“中国科技服务数字中国”这一路径“上下求索”,用对技术的执着、对产品的创新、对方案的打造,对行业的深耕,向着“成为数字世界的基石”这一愿景大步迈进,以极高效率、极低成本,支撑全场景数字化创新,驱动数字经济发展。

下一个十年,和青云科技一起奔赴未来!

青云科技举办湖北医疗行业交流会 加速打造智慧医疗数字化基石

3 月 31 日,以“智慧医疗·直上青云”为主题的 2022 青云科技湖北医疗行业交流会在武汉成功举办,湖北省卫健委、湖北省中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等医疗机构领导、信息中心负责人、行业专家与会,共同就医疗行业数字化建设展开交流。

青云科技医疗行业负责人沙晓萌、医疗行业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张帆、周宇在会上分别发表主题演讲,向与会嘉宾深度剖析了医疗行业数字化发展新趋势,全面介绍了青云智慧医疗解决方案以及实践案例,为医疗行业及医疗机构数字化建设带来“云动力”,加速医疗机构数字化转型,落地智慧医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青云科技医疗行业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 张帆

《“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聚焦医疗等重点领域,推动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构建智慧医疗产业生态。地方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医疗数字化的支持政策,加速推进医疗数字化进程。

青云科技深耕医疗行业多年,不断探索智慧医疗创新模式,通过整合自身云平台、分布式存储、SD-WAN、容器、多云管理平台、云安全等产品和服务,结合医疗影像存储、总院分院数据管理、互联网医疗、远程问诊等医疗业务场景需求,打造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医疗影像解决方案、多院区建设解决方案、智慧医院解决方案等,推进医疗机构数字化建设,加速医疗服务模式的创新和变革。

 

青云医疗影像解决方案

现如今,PACS 已经成为医学放射学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设施。随着医疗影像设备的广泛使用,以及设备自身技术的日益升级,PACS 数据量预计每年增长 15%,三甲综合性医院或胸科、肺科、骨科等三甲专科医院,一年的新增拍片量在 50TB ~ 60TB。另外根据国家电子病历保存的相关规定,医疗机构需要保管保存医疗影像数据长达 15-30 年。一系列新挑战,对医院存储能力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青云医疗影像解决方案通过构建统一通用的数据存储平台,可为医疗影像提供安全可靠、高可用、易扩展和低成本、归档长期保存的企业级存储解决方案。该方案支持 EB 级海量数据存储,支持目录和文件分离存储,支持热、温、冷数据分离存储,通过蓝光存储归档,可保证超 50 年数据寿命,且性能随规模线性提升,能够全面满足医疗影像调用、存储归档等应用。该方案还支持通过不同协议访问同一数据,无需数据迁移,避免重复存储,能够有效节省存储空间。

 

青云多院区建设解决方案

“十四五”期间,国家引导、规范公立医院一院多区发展,出台一院多区建设与管理指导性文件,规范公立医院一院多区建设和发展。推进多院区建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医院希望能够借助多院区数据中心,提升系统容灾能力,保障业务连续性。

青云多院区建设解决方案借助“公私统一”的混合云架构,支持 Global、Region、AZ 等云架构在私有云场景落地,为运行在云平台上的业务应用实现跨 DC 高可用支撑,保障医疗业务连续性,可解决医院多院区对业务负载、异地资源安置和跨多数据中心业务容灾的复杂业务需求。利用云平台灾备管理服务,该方案还能够帮助医院实现多院区负载安置、数据和业务的容灾,使业务灾备管理自动化,核心业务 RTO 最小化。

 

青云智慧医院解决方案

有关智慧医院,国家卫健委给出了明确的定义: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面向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建立医疗、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系统,全面发挥信息技术在医院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青云智慧医院解决方案能够将医院敏态业务系统(面向互联网)部署在青云公有云上,如前端接入系统,将稳态业务系统(传统业务系统)部署在青云私有云上,私有云可以部署在医院自有数据中心。通过 SD-WAN,能够实现公有云和私有云的连通,通过统一多云管理平台,能够统一纳管所有资源。而该方案提供的医生、护士工作站云桌面,可有效帮助用户解决异地、自动终端管理、运维、安全等需求。

青云智慧医院解决方案还提供了智慧医院应用生态 PaaS 平台,能够帮助医院一键部署云护理、云查房、云影像、云输液、云健康等应用,为医院建立完善预约诊疗制度,改善医疗服务工作模式。

 

目前,青云科技在智慧医疗领域的能力已经获得众多医疗机构的认可,服务了西安市人民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西昌市人民医院、舞阳县人民医院、陕西天佑儿童医院、慈铭体检等医疗机构,加速其数字化建设进程。未来,青云科技将继续深耕医疗行业,并跟随客户业务需求变化,不断创新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打造智慧医疗数字化基石。

产品、团队双获肯定 青云科技荣获 CSDN “IT 技术影响力之星”

3 月 30 日,中国知名 IT 社区 CSDN 发布了“2021 年度 IT 技术影响力之星”评选结果,青云科技推出的 KubeSphere 容器平台获评“年度云原生技术产品”,青云科技副总裁、KubeSphere 云原生负责人周小四被评为“CSDN 十大 IT 领军人物”。

“2021 年度 IT 技术影响力之星” 评选活动,是由 CSDN 和《新程序员》杂志组织、以真实数据为基础,邀请业内专业人士作为特邀评委参评,旨在与IT技术领域企业和从业者们携手,共同见证进步和成就。此次青云科技入选,意味着其在IT领域顶尖的技术研发实力、产品创新能力,以及技术领导者在业界强大的影响力,再度获得业内权威认可。

 

KubeSphere:由中国人主导的唯一一个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开源容器平台

面对 K8s 难以上手及不易管理的不足,KubeSphere 为用户提供了友好的向导式操作界面和丰富的企业级功能,包括可观测性、微服务治理、多集群与多租户管理、DevOps、应用全生命周期管理、云边协同等功能,帮助用户敏捷构建和管理云原生应用,快速落地云原生。

得益于良好的使用体验,KubeSphere 受到超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青睐和下载使用。目前,KubeSphere 下载量超 70 万,GitHub 上 Star 数超 9300 个,Fork 数超 1400 个,论坛注册用户数超 3300 人,贡献者超 250 人,在全球开源容器领域受欢迎程度位列第二。

根据 Gartner 报告,到 2025 年,云原生平台将成为超过 95% 的新数字经济的基础,而这一数字在 2021 年还不到 40%。K8s 正成为云原生的标配,KubeSphere 也必将成为企业迈向云原生的舵手和基石。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由中国主导的唯一一个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开源容器平台,KubeSphere 开源社区也成为广受开发者欢迎的社区,来自金融、交通、能源、医疗、教育、制造等行业的数千家企业也在生产环境中使用 KubeSphere。

 

周小四:抱持技术远见和匠心,青云科技布局端到端云原生

事实上,KubeSphere 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周小四的付出与指引。作为项目创始人和主要管理者,周小四做出了大量的探索和贡献。

在做 KubeSphere 之前,他用将近一年的时间做市场调研,下载、安装和体验当时已经面世的容器产品,研究产品背后的意图,了解用户的切实需求和期望值。最终,2018 年问世的 KubeSphere 在用户体验、功能和企业级优化等多个方面都做到了精益求精。

随后,KubeSphere 在三年多的时间内迭代了十多个版本,而且每个大版本都有重大功能的迭代,实现了从追赶到超越。今年即将迎来 4.0 版本,在“可插拔”方面也会实现全新的突破。这也是 KubeSphere 设计之初就确定好的目标。

为了提供更全面的云原生服务能力,覆盖更大范围的云原生应用场景,如今在周小四的带领下,青云科技团队又陆续推出了 QKCP 企业级容器平台、云原生备份容灾 SaaS 服务、KSV 虚拟化等产品和服务,开始商业化落地,打造完善的商业化产品和服务支持体系,努力在产品创新、功能升级、企业级服务等方面下功夫,让用户达到最好的云原生落地体验。

目前,QKCP 已经成为很多企业客户落地云原生的首选,服务了来自金融、交通、能源、医疗、教育、制造等十余个行业的近百家商业用户,与 AWS、Intel、Azure 等 10+ 家合作伙伴达成合作,共同服务企业客户云原生转型。

因为IT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对行业的引领作用,以及开源贡献,周小四还曾获得 2019 年朝阳区“凤凰计划”工作类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 SegmentFault 思否“2020 中国开源先锋 33 人”榜单,入选中国开源云联盟“2021 杰出开源贡献者”等荣誉称号。

 

未来,青云科技将紧跟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借助自研和开源的力量,加快IT技术创新突破,进一步完善以 KubeSphere 为代表的云原生产品、服务体系,服务企业云原生转型。

荣获“物联之星”,青云QingCloud 助企业搭上物联网的“高速列车”

3 月 24 日,由物联传媒组织,经 100 多名行业专家严苛评审,“2021‘物联之星’中国物联网产业年度评选”结果正式揭晓,青云科技成功入选,连续三年斩获“最有影响力物联网云平台企业奖”。

这标志着青云科技面向万物互联,自主研发的物联网平台、边缘计算平台,以及“云网边端”一体化架构与在工业互联网、智慧建筑、智慧数据中心、智慧交通、智慧校园等领域的应用方案,再获权威认可。

作为物联网行业的“奥斯卡”,“物联之星”年度评选是国内物联网行业专业权威、影响力最为广泛的评选活动之一,已经成为衡量企业物联网能力的标尺。本届“物联之星”从企业创新产品、行业应用方案、综合影响力等多方面,对过去一年的优秀成果进行评选表彰。

当前,百行千业加快向数字化转型,在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物联网展现出巨大的推动作用。青云科技依靠顶尖的技术研发实力,打造了物联网平台和边缘计算平台,为企业实现统一的设备接入与管理、监控运维、分析计算、数据流与应用编排调度、构建并运行边缘型业务,提供了全方位的平台支撑能力,帮助企业打通生产场景全链路,驱动业务创新。

以物联网平台和边缘计算平台为核心,青云科技通过融合云平台、智能广域网能力,构建了“云网边端”一体化架构,并以此架构为方案基础,推出“‘双碳’智慧建筑、工业数据采集平台、智慧数据中心”等解决方案,全面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践行“双碳”目标。

其中,青云科技推出的“双碳”智慧建筑解决方案,通过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AI 及多种精细化智慧节能应用设计,帮助建筑运营者和管理者快速构建综合能源管理、碳排放管理、可视化及运营中台等应用场景系统,加速实现用能智慧化管理,降低能耗、提升能效和空间舒适度,创造智慧、低碳、舒适的建筑空间环境。

针对工业数据采集、价值挖掘需求,青云科技推出的工业数据采集平台,加速企业对全厂设备实时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存储、分析、计算,应用于生产程序,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全面满足各种工业互联网场景需求。

以云服务为核心,以物联网为基础,青云科技推出的智慧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通过平台基础服务、物联网平台、IDC 设施管理、能耗动环管理、智能运维、智慧运营、智慧大屏及移动运维等智慧化功能模块设计,帮助客户实现对数据中心海量设备的数字化管理,还可以获取数据中心全面的“碳”信息,实现碳资产管理和碳排放追踪的数字化。

“新基建”进程加快,“东数西算”正式启动,“双碳”目标稳步推进,物联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青云科技将深度融合AI、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持续完善“云网边端一体化”架构,拓宽应用场景,帮助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搭上物联网这一趟“高速列车”。

公有云、私有云齐获 ITSS 一级证书,青云科技云服务能力拿下最高评级

3 月 22 日,在由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服务分会(简称:ITSS 分会)公告的 ITSS 云计算服务能力评估结果中,青云科技公有云、私有云服务能力均达到一级标准,获得“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符合性一级证书”。凭此认证,青云科技也成为 A 股唯一一家公有云、私有云同时获得最高评级的上市公司。

ITSS 是国内 IT 服务领域最权威的信息服务技术标准之一。在工信部指导下,ITSS 分会通过组织第三方测评机构,参考《信息技术云计算云服务运营通用要求》国家标准,对云服务提供商基础设施资源、IT 服务技术、性能、安全、人员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维度评估。

此次评估获得等级最高的一级认证,意味着青云科技公有云、私有云的服务能力全面满足国家标准的最高要求,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而这与青云科技自身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多年创新积累、应用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为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的十年间,青云科技依托于顶尖的自研创新能力,形成了涵盖计算平台、存储平台、网络及安全平台、数据平台、物联网及边缘平台的五大平台,并以“云网边端”一体化架构为基础,灵活组建业务场景化解决方案,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今,在青云科技公有云、私有云的服务支撑下,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人民网、环球网、中国国航、江苏交控、国家电投、中通快递、中移金科、国家超算济南中心等机构的核心业务系统实现改造升级,驱动业务生产创新。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的发展壮大,青云科技作为“真正自研的中国云”,始终坚持核心代码 100% 自主研发,并基于“全栈、全态、全域”的全维云能力,以及与国产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软硬件产品适配兼容,积极构建信创生态联盟,加速推动信创产业发展。

除本次获得 ITSS 一级认证外,青云科技还获得了公安部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备案证明(等保三级),CSA 云安全联盟 CSA CSTR IaaS 产品增强级认证,以及公安部第三研究所颁发的《云计算产品信息安全认证证书》,通过 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 20000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可信云服务认证等权威机构颁发的证书及资质认证。

随着“东数西算”这一国家新型基建工程的正式启动,“云”产业将迎来又一次升级,云服务市场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青云科技将不断强化技术、产品、方案创新,围绕“中国科技服务数字中国”这一信念,加快技术应用与产业需求融合,建设数字经济。

国内首个!青云科技推出企业级 Kubernetes 备份容灾 SaaS 服务

3 月 18 日,针对企业级用户对 Kubernetes 备份容灾的迫切需求,青云科技率先于行业打造了国内首个企业级 Kubernetes 备份容灾 SaaS 服务(以下简称:青云云原生备份容灾服务)。该服务面向 Kubernetes 混合云场景,具有“安全中立、可靠迁移、灵活易管理”等特性,通过跨云的备份恢复和容灾保护,为应用上份“保险”,保障云原生环境下的企业核心业务数据的完整性与一致性,保障云原生业务的连续性。

三大关键能力 保障 Kubernetes 应用备份恢复更安全可靠、灵活便捷

青云云原生备份容灾服务提供了“跨云容灾备份、核心业务保障、直观易用的管理”三大关键能力,可帮助企业快速建立备份恢复和容灾保护能力,实现对核心业务数据的有效保护,再也不用担心数据跑路。

首先,该服务通过屏蔽技术堆栈的差异性,支持对跨云、跨可用区、跨 Kubernetes 版本的集群进行容灾备份,为企业不同的容器应用提供了安全、统一的保护方案。

该服务同时支持基于 CSI 的存储快照备份与快照导出,可有效维护 MySQL、MongoDB、Redis 等有状态应用的数据一致性,保障了企业关键应用的异地恢复和跨站点高可用。

最后,该服务提供了直观易用的管理界面,用户无需掌握 Kubernetes 备份的专业知识和工具,极简几步操作,即可轻松执行数据保护任务,相较 Velero 等开源应用,使用难度大幅降低。该服务还实现一个应用对应一个工作负载,让应用备份恢复更加灵活便捷。

四大服务特性 云原生时代数据保护需求全面满足

在今天,Kubernetes 已经成为云计算领域的既定标准,企业和开发者们都在基于 Kubernetes 进行软件的开发、部署和运维。以 Kubernetes 为代表的云原生技术,正成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股核心力量。

不过对于企业来说,关键应用跑在 Kubernetes 集群上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备份容灾。如何保障数据的完整性与一致性?如何实现跨云备份容灾,避免业务中断?如何保障 Kubernetes 应用持续满足客户需求?……为解决这些难题,青云云原生备份容灾服务应运而生,并带来了“面向 Kubernetes、安全中立、可靠迁移、灵活易管理”四大服务特性。

第一,面向 Kubernetes。该服务是专为 Kubernetes 应用打造的备份容灾服务,能够轻松适用于粒度更小、逐渐容器化的云原生环境,全面满足云原生时代的核心数据保护需求。

第二,安全中立。该服务提供企业级数据一致性保障、可靠的故障处理机制,可有效维护企业业务安全稳定。该服务还支持主流 Kubernetes 发行版和 S3 标准对象存储,无厂商锁定,让企业无需担心基础设施捆绑。

第三,可靠迁移。通过该服务,企业无需部署和维护本地备份基础架构,即可轻松完成多云异构环境下数据的自由迁移,实现多地、按需的数据保护与应用的高可用。

第四,灵活易管理。该服务采用以应用为中心的创新架构设计,围绕应用层面资源进行全面保护。向导式设计可快速上手管理,极大地便利了企业端到端的操作流程。

五大应用场景 业务连续性无需担忧

备份容灾,本质在于利用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将灾难化解,以保障业务连续性。

青云云原生备份容灾服务,”一份保单保全家”,覆盖“系统或硬件设施发生故障、开发测试中出现配置错误、遭遇恶意破坏或非恶意操作、多集群与多存储协同保护、容器应用数据云上迁移”五大应用场景。

当系统或硬件设施发生故障时,该服务能够有效防止因为故障导致的业务中断风险,保障 Kubernetes 集群中核心业务的连续性,避免因系统故障而出现业务中断风险。

在开发、测试过程中,用户即可对应用数据进行备份。当开发、测试出现环境变更、配置调整时,便可及时恢复任一时间点已备份在仓库的数据。

如果遭遇恶意破坏或非恶意操作,该服务能够通过本地或云端备份,让企业避免数据丢失,保障数据的完整可用。同时,该服务支持跨集群、跨云服务商、跨存储区域部署,让企业轻松实现基础设施间多地、按需的备份恢复、容灾保护,为数据提供全方位的协同保护。

容器应用数据的云上迁移同样是用户经常遇到的一个场景,为此,该服务提供了一种十分便利的数据迁移方式,企业可以灵活、自主地选择或更换云服务商,避免基础设施绑定,对自身业务的生产、测试环境进行容器化改造。

 

在青云云原生备份容灾服务正式上线之际,针对不同企业的业务规模与团队情况,青云科技提供了“免费版、标准版、企业版、专属版”等多种订阅方案,支持企业按需、自由选购,为云原生环境下的核心业务数据保驾护航,让企业无需担忧业务中断。

为帮企业尽快体验应用,青云云原生备份容灾服务现已推出“0 元即享”新人礼包,领取后即可享受 30 天的标准版试用,包含500 GB 托管存储、500 次应用保护数。

青云科技上市一周年:数字新经济,云开看未来

3 月 16 日,青云科技迎来上市一周年。过去一年,受到疫情、“双碳”,及“东数西算”等环境变化的影响及政策推动,云计算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青云科技在成功登陆科创板后,主动把握行业利好,对外拓展行业赛道,对内专注技术创新,加速拥抱数字经济。

青云科技董事长黄允松表示,作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基础设施之一,云计算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引擎。青云紧密围绕在客户身边,不仅聚焦于亲历数字经济的发展,更看中在不同行业做有差异化的价值体现。

根据已公布的 2021 年度业绩快报显示,青云科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到 1.02 亿元,同比增长 89%。

上市以来,青云科技继续保持企业级云服务商与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行列的领先地位,持续打造具有“全栈”、“全态”、“全域”能力的全维云平台,搭建起行业领先的计算平台、存储平台、网络与安全平台、数据平台、IoT 与边缘计算五大类产品矩阵,为企业提供可灵活组建的端到端的云原生解决方案。

在产品技术上引领行业风潮,在客户数量上同样不断刷新记录。青云科技作为国内首次将云计算带入到银行业,以及国内首次将公有云引入省级高速公路业务的云厂商,吸引了大批优质企业在青云的云计算平台“落地生根”,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中央债券登记结算中心、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泰康保险、中国太平、华润创业、人民网、环球网、中国国航、江苏交通控股、国家电投、国家超算济南中心、中通快递、浙江日报、洋河股份等机构的核心业务系统。

进入后疫情时代,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为云计算行业创造新的发展机遇,2021 年对于青云科技来说,也是积极拥抱变化的一年。

在技术储备方面,得益于对“云原生”市场的超前布局,青云科技以“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满足企业日益旺盛的“云原生”需求。在生态融合方面,青云科技不仅和龙芯、麒麟软件等企业联合成立了“繁星”生态联盟,在“中国科技服务数字中国”领域展开积极合作,并在金融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取得一系列落地成果。在服务能力方面,青云科技在渠道建设、区域覆盖方面都做出了卓越成绩,更多的产品线进入到更多的省份与城市,同时与各地方政府合作的大型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中。

在上市一周年之际,青云科技紧跟国家政策的指引,深度参与“东数西算”工程。青云深入梳理技术与服务能力,并将社会责任和商业价值充分纳入,通过打造多元算力的数据中心,统一运营运维解决异构难题,并切实落地“双碳”目标,最终践行中国科技服务数字中国。

随着产业数字化的进程加快,百行千业需要新一代的技术基础设施来支撑转型升级,青云科技将立足自身优势能力并不断探索,为更广泛的区域和客户提供基石平台能力,让科技创造更美好的人类社会。

青云科技重磅升级企业级容器平台 QKCP 打造企业客户专属云原生服务

3 月 9 日,青云科技重磅发布企业级容器平台 QKCP 3.2。QKCP(QingCloud KubeSphere Container Platform)是青云科技基于 KubeSphere 开源容器平台打造的企业级商用容器平台。除了完整复刻 KubeSphere 全部能力,QKCP 在多云 K8s 集群管理、DevOps、服务网格、Spring Cloud 微服务、应用管理等多个云原生核心业务场景有更多功能延伸。

同时,QKCP 结合青云科技其他产品线、合作伙伴产品和技术能力,形成针对不同场景、不同行业客户所需的专属能力和解决方案,依托青云科技 10 年积累的丰富企业服务经验,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云原生服务支撑,构建强大云原生坚实底座,驱动生产,实现业务价值创新。

与 KubeSphere 相伴相生,QKCP 功能更强大

作为云原生技术引领者,青云科技很早开始布局云原生,核心产品 KubeSphere 开源容器平台被业界熟知。它是在 K8s 之上构建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将云原生能力借助产品化的形态带给终端客户,“开箱即用”,帮助企业屏蔽底层环境、资源管理的复杂性,敏捷构建原生应用,快速进入云原生时代。

但这些对企业客户来说,是远远不够的,QKCP 应运而生。QKCP 和 KubeSphere 相伴相生、相辅相成,前者随着后者的诞生而诞生,并和 KubeSphere 社区的数万用户相互成就,社区用户在获得极简产品体验的同时,也帮助 QKCP 打磨了产品功能和应用场景。

相对 KubeSphere,QKCP 能提供更完善、更强大的产品功能和“海底捞”式专业服务体验。

首先,QKCP 提供许多面向商业用户的专享功能,具备更强大的容器服务能力。QKCP 在多集群管理、GPU 管理调度、通知管理、监控管理、Spring Cloud 支持、数据库和中间件、ARM 芯片支持、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支持等方面,都具备更加稳定、强大、灵活的管理能力。同时具备广泛的云原生技术生态,能够整合对接第三方应用,构建整体的平台能力,为客户交付整体价值。

其次,借助 QKCP 以及围绕 QKCP 的青云产品和技术方案能力,能够为企业客户提供符合自身行业特性、量身定制的云原生实践规划,并且青云将陪伴并帮助客户迈向自己的最佳云原生实践之路。

青云具有非常丰富的解决方案,包括混合云、IaaS、PaaS、存储、云管平台、低代码、数据库等,这些解决方案与 QKCP 平台组合,形成全面的云原生业务支撑,帮助客户实现业务价值的变现和创新,探索新的能力提升方式。

再次,青云成立 10 年,有着丰富的企业服务经验,深入各个行业,形成大规模经过检验的技术沉淀。基于灵活的产品组合、专业技术和服务能力,QKCP 在项目前期能够为客户量身打造专属的云原生转型框架和方案。

从如何建设第一朵云,到如何设计容灾、多数据中心多活架构,从如何落地企业专属 DevOps 方案,到微服务架构拆分改造,QKCP 都有专业团队和大量服务交付经验,按需提供贴身的咨询方案,同时提供 SLA 以及软件生命周期商业保障。

QKCP 3.2 三大新功能升级,释放容器技术潜能

QKCP 3.2 是今年青云容器平台发布的重要版本,实现了多项功能升级和进化:

更易用的 GPU 管理

QKCP 3.2 支持创建可以调度 GPU 资源的任务,支持项目内对 GPU 资源进行配额管理,包括定时任务、工作负载等,为资源合理使用提供了保证。同时 QKCP 3.2 支持对 GPU 资源进行租户级配额管理,通过对资源进行使用限制,避免形成资源浪费。

针对 GPU 资源使用的监控需求,QKCP 3.2 结合自身强大的可观测性,支持集群概览级别的 CPU、内存、GPU、显存的融合监控指标,以及 GPU 使用率、显存使用率、GPU 温度、GPU 用电量等节点级监控指标,帮助用户实现全方位的资源监控。在自定义监控层面上,QKCP 3.2 还提供了默认的监控模板和指标,有效地减少了用户自定义创建模板的配置和时间成本。

通知功能增加用户视角,避免无关信息打扰

QKCP 3.2 增加了用户视角的专属通知配置,即通过配置用户专属通知渠道,包括邮件、钉钉、企业微信、Slack、Webhook 等,可以更快速、更精准地获取到所在企业空间和所在项目的资源通知,减少不必要信息的干扰。

同时在全局和用户视角,QKCP 3.2 提供了标签过滤功能,支持“键”与“键值”过滤,准确过滤出用户需要的通知信息。针对浩如烟海的通知记录的管理,QKCP 3.2 为用户提供所有通知历史集成展示页面,用户通过名称、消息内容、告警级别、项目和时间范围等条件,即可检索出需要的通知。

RadonDB 容器化数据库,提供数据库服务化能力

QKCP 3.2 在容器平台能力基础之上,还提供了 DBaaS 能力,集成 MySQL、ClickHouse 以及 PostgreSQL 三大数据库,站在DBA 的视角提供数据库服务化能力。

基于 MySQL 提供的企业级数据库服务,支持一主多从高可用架构,支持自动备份、监控告警、弹性伸缩、参数管理等数据库生命周期运维管理功能,支持金融级高可靠 MySQL 集群。

ClickHouse 是一个分布式实时分析型列式存储数据库。具备高性能,支撑 PB 级数据,提供实时分析,稳定可扩展等特性,适用于数据仓库、BI 报表、监控系统、互联网用户行为分析,以及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分析和时序应用场景。

PostgreSQL 是备受业界青睐的关系型数据库,尤其是在地理空间和移动领域,具有在线扩容以及监控告警等各种管理功能。

Gartner 报告《Top Strategic Technology Trends for 2022: Cloud-Native Platforms》指出,到 2025 年,云原生平台将成为全球95% 以上新数字计划的基础,而这一数字在 2021 年还不到 40%。云原生发展到今天,K8s已经成为云原生的事实标准,云原生平台是数字基建的必需品。

QKCP 平台生逢其时,时不我待,四年的时间已经服务了来自金融、运营商、工业、在线教育、交通、能源等行业的上百家企业客户。

青云科技愿与客户一起只争朝夕,帮客户推向云原生技术浪潮的尖峰。基于自身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多年最佳实践总结,帮助客户解决复杂问题,支撑云原生业务场景落地,为企业业务和生产运营打造坚实的技术底座,助力客户书写自己的云原生进化论。

释放工业数据“潜能”,青云科技打造工业数据采集平台

2 月 23 日,针对工业数据采集、价值挖掘需求,青云科技联合广州达谙推出可扩展插件式软硬件工业互联网平台(以下简称:工业数据采集平台),加速企业对全厂设备实时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存储、分析、计算,应用于生产程序,助力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快速满足各种工业互联网场景需求。

数据是智能制造的基础,也是工业 4.0 的必经之路。只有有了数据,才能进行产品质量管理分析、故障诊断和预测等。但在工业领域,高达 80% 的数据还深藏在企业自身的生产运营等环节之中。如何采集和挖掘到这些数据,直接关系着产品质量、生产经营和工厂管理的效率,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业互联网建设的顺利开展。

此次青云科技打造的工业数据采集平台,能够显著帮助企业实现数据的高质采集和规范化使用,降低数据传输成本、提升数据使用效能与生产运营管理效率。

主流协议接入,数据采集使用既高质又规范

对于工业生产企业而言,数据采集,第一件头疼的事便是面对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种类繁多的终端设备,导致私有协议接入尤为庞杂,管理工作十分困难。数据缺失、转换治理难以标准化等难题同样困扰着企业。

工业数据采集平台通过提供 Modbus、电力协议、PLC 等主流协议解析的完整工业协议,支持第三方协议对接,巧妙地帮助企业应对这一难题,实现终端设备的统一管控,可轻松完成数据的高质量采集与规范化使用。

云边协同,降低数据传输成本、提升数据使用效能

实际工业生产环境,占地面积大、车间数量多、设备多样,数据呈现“海量”、“分散”等特征。如何高效完成海量数据采集?如何传输成本更低?如何不占用中心云资源进行边缘端计算与响应?…..成为企业数据采集、价值挖掘环节中不得不面临的考验。

工业数据采集平台提供的云边协同能力带来了应对之道。其可灵活部署在私有云或公有云,进行深度大数据采集和分析,有效降低企业数据传输成本及使用成本。同时,其支持企业按需部署轻量级智能边缘应用,助力实现数据本地采集、计算与实时响应,提升数据使用效能。

可视化数据分析,全面提升生产运营管理效率

数据无形无迹,实现数据“潜能”释放,需要把“无形之数”转化为“可视化分析”,以便为工业生产的精细化运营提供决策支持。

工业数据采集平台便提供了一套可视化大数据分析工具,可帮助企业实现全面的大数据计算分析,节省数据处理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故障、停机时间,提高问题解决效率等。通过持续的数据价值挖掘和应用,将推动企业生产制造加速迈向数字化、智能化。

青云科技此举,不仅走出了工业数据采集和价值挖掘的“一小步”,也将工业生产全域数据采集、传输、计算、分析链路打通,激活数据“潜能”,驱动工业互联网建设迈出“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