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信创,其实就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简称为“信创”)
是目前的国家级信息化技术长期发展的战略,也是当今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国家大力发展信创产业是为了解决我国信息化技术安全和稳定使用的问题。
《2022 年中国信创生态市场研究和选型评估报告》显示,今年我国信创产业规模将达到 9220.2 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 35.7% ,预计 2025 年将突破 2 万亿元。(数据来源:行业信创研究)
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行业的信创发展起步较早,其渗透率为八大重点行业之首,仅次于党政部门。
2019 年 8 月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实现稳定创新、自主可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金融IT基础建设的关键目标。
相比党政部门,由于金融信创的主体以市场化机构为主,对信创产品的性能、稳定性、适配性和安全性等要求更高,因此信创路线主要秉承由易到难的发展路线,先单点试点尝试,而后扩大至行业大规模的应用。
2020 年,国家宣布了第一批国产化试点金融机构,包括主要的国有大行、头部券商、交易所等等,一共 47 家,要求当年新增IT采购实现部分国产化;
2021 年第二批进入试点,要求 OA、邮件系统全部替换;
2022 年,金融信创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并实现由办公管理系统到核心业务系统有序突破,金融信创的市场规模将爆发。预计 2024 到 2025 年,难度较高的核心系统及关键业务系统也将迎来替换期。
一、金融信创的重点技术突破路线
此前,工信部公布了重点信创技术和生态的突破路线,分别是:产业上游的硬件(包括芯片、固件)和基础设施(包括数据中心、网络设施、整机等)、产业链中游的基础软件和平台(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云平台、中间件等)、产业链下游的企业应用和解决方案(包括办公套件、工业软件、应用软件等),安全类产品始终贯穿着信创生态的整个体系。
从技术发展成熟度来看,下游(企业应用、解决方案)相对发展较为成熟,中上游(底层硬件、基础设施、基础软件、平台)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其中,云平台方面的成熟度与全球水平差距不大。
二、信创云的价值分析和选型建议
当前,金融信创如火如荼。随着信创转型即将进入一般生产业务、乃至难度更高的核心生产业务的深水区,在提供算力、存储和网络的IT基础设施层,简单的服务器等设备替换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云计算取代传统“孤岛”IT 架构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信创云借助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屏蔽底层软硬件差异,实现对存量环境、创新环境的统一支撑和管理。向下以信创芯片、操作系统为基础,向上支撑信创应用的敏捷开发和交付,打造自主研发、安全可靠、快速交付的信创基础平台。
第三方数据显示,2022 年信创云占云市场份额的 10%~12%,虽然占比不大,但增速迅猛,将会是未来中国云市场的主要形态之一。
为此,信创云的落地和应用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认可,即可通过建设信创云来解决金融机构在信创技术路线上面临的一些挑战:
首先,选型难度高。
多种芯片技术路线并存,应用场景复杂,需要全面的支持。
其次,迁移难度大。
从传统架构迁移应用到信创架构,工作量大、复杂度高。
再次,技术路线多。
软硬件生态适配不成熟,产品更迭频繁,稳定性不确定。
总体来说,信创云平台可以统一化管理底层的基础设施,弥补性能、技术的短板,支撑业务迁移,促进金融组织更丰富的应用落地和创新。
三、信创云实践路线选择
那么,面对市场上诸多技术路线和信创云服务提供商,金融机构应该如何进行选择?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认为,在信创云选型时,应重点考虑信创云提供商以下的能力维度:
自主研发,成熟可控:
对提供的云平台软件具有完全的自主研发能力,是完全自研的云平台框架。云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经过公有云的长时间运营,及企业私有化部署运行的广泛验证。
一云多芯,全面适配
支持鲲鹏、海光、飞腾等不同的国产芯片构建异构计算资源池,充分发挥不同架构芯片的能力优势;云平台无软硬件绑定依赖,全面兼容和适配信创生态,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软硬。
分布式部署,平滑演进
信创云平台其组件采用高可用、分布式部署架构,提供可横向扩展能力;支持从最小规模到超大规模云平台的平滑演进,以实现随业务增长的实现弹性扩容和按需升级。
多云管理,多域支持
借助多云管理平台,为多芯、多云平台提供统一运维管理能力;支持两地三中心、双活、多活等支撑能力,充分保障业务连续性。
全栈能力,创新支持
可提供包含计算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对象存储、SDN、容器云、CI/CD、基于应用中心的PaaS服务、统一运维平台等组件,为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和业务创新提供强大有力的支撑。
运维保障,安全能力
具有完备的服务体系,在项目建设完成后信创服务商的运维保障能力。
此外,信创云提供商是否参与了金融信创、信创云的标准制定,信创相关的资质是否完备也是考核的指标之一。
四、基于信创云的不同应用替换路线建议
金融信创的工程是一个逐步迭代的过程,取决于以信创云为依托,如何最大化的继承基于x86的基础设施和应用,最大程度上避免浪费,规避风险,并逐步从“合规需求”走向“自发需求”,是金融机构面临的又一挑战。
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建议,应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和场景分析应用的现状,规划信创云实施的路径,并选择相应的技术路线。例如,应用需要使用容器云的方式部署运行,那么,首先要对业务系统进行基于分布式的改造,以适应轻量级容器云架构的需要。应用系统的迁移和替换可采取由易到难的路线,“小步快跑”,逐步替代。
信创工程阶段 | 场景 | 路径分析 |
---|---|---|
初期 | 办公/邮件系统替代 | · 业务系统云平台替换和应用移植,规模从单个云扩展到多地多中心, 涉及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云平台、数据库、应用。 · 桌面设备替换:多终端运维困难,有强烈的桌面云需求。 |
中期 | 创新业务应用替代 | · 以类公有云模式提供对云应用,多租户、计量计费。 · 和x86云的统一纳管,支持高并发服务访问,性能弹性扩展。 · 节约成本,提升设备空间利用率。 · 提供支持信创业务的容器平台和微服务支撑平台。 · 支持国产 PaaS、SaaS 服务。 |
长期 | 核心生产业务迁移 | · 将原有x86应用系统进行分布式改造,逐步迁移到国产化平台上。 · 提供核心系统下移的容器平台、微服务支撑平台和云平台的技术底座。 |
从信创建设的进展情况来看,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的信创建设启动较早,是金融信创的“领头羊”,如今普遍已经进入系统全栈改造、信创云平台的建设等阶段。
例如,工商银行开展的基于“一云多芯”技术架构的信创云转型工作,截至 2022 年,云内信创芯片服务器超过 5000 台,为全行各类业务应用及办公系统提供全栈信创基础运行支撑环境。中国银行基于自建“云计算+分布式+自主可控”的基础平台,建设了“高可用、高安全、高弹性、高敏捷、高效能”分布式架构体系。中小银行、证券和保险虽然信创建设起步较晚,但是增速却非常迅速,其中也有少数机构进入到了信创云等全栈式信创改造的阶段。
作为金融信创场景落地的信赖之选,青云信创云已服务国内众多机构落地信创场景,大量的实践得到了金融客户的充分认可。基于多年沉淀下来的实施经验,青云信创云依托面向业务视角的方法论及工具集,致力于帮助金融机构形成清晰的目标要求和行动路径,为金融机构打造坚实可靠、安全可信的数字底座,实现 IT 基础架构与业务系统的平滑迁移与信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