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级”!青云标杆客户易方达基金获信通院肯定

在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云原生产业联盟大会上,2022 年可信云评估结果正式公布。易方达基金打造的容器云平台(ePaaS),承载真实业务负载综合性能表现出色,荣获可信云-面向金融场景的大规模容器平台性能评估最高级——“卓越级”。易方达基金也成为首家达到该项“卓越级”评估的金融机构。

此次云原生容器类测评,分为基础、增强、先进、超强、卓越五个级别。易方达容器云平台(ePaaS)在金融场景核心交易、精准营销、秒杀场景与基础平台性能等场景下的诸多方面,均可满足可信云容器性能测评“卓越级”要求,出色的表现赢得了权威认可。

在业务快速发展、高并发交易涌现的背景下,易方达基金发现,集群资源管理不科学、集中式架构扩展能力有限、应用开发运维模式滞后等问题,亟需变革。

基于青云科技提供的 KubeSphere 容器平台,易方达基金搭建起资源利用率高、应用构建更敏捷、运维管理更高效的容器云平台(ePaaS),在多云多集群管理、微服务治理、DevOps 工作流打通等多个核心业务场景实现转型升级,为业务创新提供助力。

• 多云多集群管理:设计并实现基于业务应用场景的集群调度策略,根据不同业务划分为开发容器集群、测试容器集群、生产容器集群,提高集群资源利用率。

• 微服务治理:基于 Istio,以代码无侵入的模式提供可视化、灵活的微服务治理支持,实现服务之间的灰度发布、流量管控、分布式链路追踪、安全等功能。

• DevOps 工作流打通:以 CI/CD 为核心,标准化应用发布,实现应用开发、测试、生产全流程打通,提升交付效率,并确保应用信息、介质等一致性,高效、低成本运维管理。

通过易方达容器云平台(ePaaS),确保了业务节点在秒级扩容和回收的基础上,进行特定资源的调度,提高了开发团队的研发效能,在不影响微服务之间通信的情况下,为业务团队测试和发布新应用版本提供更多选择,以及 7×24 小时的高可用服务保障。

未来,青云科技将继续携手易方达基金,进一步丰富容器云平台(ePaaS)功能,强化对不同场景业务的支持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云原生技术潜能,驱动金融科技创新。

信创+云原生!中国赛宝实验室为何选择青云?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即中国赛宝实验室,是中国最早从事可靠性研究的权威机构。实验室具有多项认证、检测资质和授权,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合作互认关系,可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认证、检测业务,代表中国进行国际技术交流、标准和法规的制订。同时,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直属单位,为部的行业管理和地方政府提供技术支撑,为电子信息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每年服务企业过万家。

近年来,中国赛宝实验室持续深耕科技创新领域,坚持锻造核心能力,致力于为主管部门顶层设计和精准施策提供有效数据支撑,为企业战略推进与产品质量提升提供可靠性整体解决方案,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质量与安全保障。建设符合现实需求的新型数字化基础设施,对中国赛宝实验室而言,就变得尤为重要。

中国赛宝实验室计划通过容器平台建设提升 DevOps 与微服务能力,并实现对x86 与鲲鹏的硬件统一管理兼容。

青云科技的企业云平台可为客户提供 IaaS、PaaS(包括数据库、缓存与 QKE 容器引擎)到应用框架的全栈能力,同时满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时代需求,全面兼容国产操作系统和数据库。

青云科技的KubeSphere 容器平台在微服务上形成双引擎,即以云原生方式的 Istio 与传统的 Spring Cloud 方式均可进行微服务治理,在 DevOps 方面,既便捷又节省资源,Jenkins 端有相应的事件发生,就可以通过 Webhook 的形式,立即将事件发送,做到即刻知悉、即刻处理,充分符合中国赛宝实验室的需求。

因此,中国赛宝实验室选择了青云科技支持此次云基础设施创新。项目目前正在顺利推进中。

一直以来,中国赛宝实验室本着“科学、公正、服务、价值”的理念,与广大企业共同为中国工业和信息化行业发展孜孜不倦。青云科技也期待能够通过自研云计算能力,为“中国制造”的质量品牌的打造贡献一份力量。

科技彰显价值,东风金融云全面服务集团数字化转型

成立于1987年的东风汽车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金融),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一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充分发挥“集团资金归集平台、集团资金结算平台、集团资金监控平台、集团金融服务平台”四项功能,提高东风汽车集团的整体资金使用效率和收益,促进集团产品销售和提高市场占有率,为东风品牌商用车、乘用车提供全方位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资产接近 1700 亿。

近年来,汽车金融渗透率逐年攀升,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趋势。东风金融作为集团在金融领域的重要布局,在数字化转型升级中扮演的角色日益显著,提升金融科技创新能力与安全保障能力的需求,也随之更加急切。

 业务价值为导向的 IT 转型

东风金融从现实需求出发,梳理未来业务发展脉络,将云平台作为重要的基础支撑平台进行规划,实现以核心基础架构平台支撑上层应用,确保实现“智能化中台架构”的信息化建设策略,同时实现资源的集中共享与统一管理,最终为全集团的业务支撑提供端到端的服务交付能力和服务治理能力。

青云QingCloud 团队对东风金融的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制定了充分利旧、足够开放、高可用、易维护管理的设计原则,着力为东风金融搭建一个先进、稳定的硬件基础平台架构,利用云计算解决基础架构效能未充分发挥的问题、敏捷交付的问题、庞杂的管理问题,建立资源供给和维护标准,建立运行规范、运维规范,建设自动化运维能力,解决 IT 基础设施的统一治理问题,帮助东风金融实现以业务价值为导向的新型 IT 云化建设转型。

最终,“东风金融云”通过整合服务器、网络、存储等 IT 基础设施资源,大幅降低硬件数量,降低 IT 管理成本,实现系统快速部署、快速上线,一体化管控能力得到提高,IT 服务能力也大幅提升。

赋能全集团的金融行业云

通过青云企业云,“东风金融云”以自助管理平台完成对基础硬件资源的统一管理、运维,做到基础硬件资源的充分利用,以统一控制管理的安全防护平台,实现在云计算平台基础上对私有云环境的安全隔离,确保应用系统的分离和安全,对信息应用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在运营层面,“东风金融云”则提供了自助服务门户平台,通过标准化、流程化的自助管理服务,实现不同账户的用户对基础资源设施的管理使用,同时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成本,分析和产生相关资源的使用报告,达到以天为单位的云服务模式,快速经济地响应了系统业务应用发展需求,有力地加速业务迭代,快速落地业务场景。

同时,“东风金融云”建立了支持第三方 PaaS 组件的平台及应用中心,涵盖数据库、消息中间件、大数据、容器、AI 等功能,并提供应用微服务改造最佳实践等作为参考。

作为东风集团唯一的金融板块行业云,“东风金融云”承载着包括汽车金融系统、司库系统、核心移动应用等 40+ 系统,也支撑着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平台,基于数字金融的共性需求,建设形成金融 PaaS 云服务。特别是数家以资金管理等为主营业务的第三方金融机构,陆续进入使用与运营,突显出“东风金融云”作为金融行业云的能力,以及对集团其他部门科技输出的价值。

打造集团数字化行业生态圈

“东风金融云”不仅在数量繁多、创新程度较高的各类外部数字化应用产品与集团下属各子公司之间建立了一个“透明管道”,更改变了以往各子公司在数字化应用产品引入方面被动接收的局面,转变为主动发现与自身业务需求相匹配的数字化应用产品,让业务一线人员可以深度参与到数字化应用的选择过程中。

作为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有力工具,“东风金融云”有效提升了数字化创新的效率,降低了数字化投资的风险,并通过打造数字化行业生态圈,在应用、平台、数据、技术等层面构建数字化应用资源池,满足集团及下属各业务单元在数字化能力建设方面的需求,与外部合作伙伴形成互利共赢的生态格局。

为更好满足未来金融科技创新与企业业务转型的需求,东风金融有序推进了“两地三中心”的“数据中心+全栈云”的建设,同时将金融信创融入 IT 顶层设计,以更可信、高可靠的能力,践行“练好内功,优质服务”的初衷,聚焦核心业务,持续优化运维成本投入,层层落实技术资源标准化与管理自动化,让子公司均能够充分利用云计算带来的 IT 规模化红利与集团财务共享生态优势,实现业务快速扩展与创新。

随着东风金融在集团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影响力深入,青云将以持续优化全栈云服务能力,帮助其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创新力,实现集团成为“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优质汽车产品和服务的卓越企业”的目标。

盘点 2022,值得你关注的金融信创政策都在这里了!

2022 年金融信创高速增长,金融信创相关政策密集发布,金融机构也在增加信创投入,加快国产基础软硬件、信创云平台和应用系统的金融架构升级。本文将通过梳理 2022 年最新金融信创政策,了解金融信创发展现状,预测未来机遇。

金融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基础行业之一,也是我国经济的重要血脉,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加强金融信息技术的自主可控势在必行。

金融信创在多年前已经被提出,近几年来,国家及行业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信创推进政策,金融信创行业得以快速发展。

其原因主要有:

首先,金融数据和信息涉及到国家和居民的安全,倘若核心技术依赖于国外厂商,整个行业甚至国家层面将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其次,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迎来了快速的发展,国产软硬件、云平台和应用系统等领域的产品成熟度、生态完整度等方面都在快速推进中;

再次,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并与信创的进程相互叠加。自 2019 年起,金融机构逐年增加金融科技投入,加快国产基础软硬件、云平台和应用的转型升级,例如,信创云平台通过与分布式架构的结合,正在冲击着传统架构,并逐步实现弯道超车。

来源:艾瑞咨询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金融信创发展的现状和洞察未来机遇,青云科技数字价值研究院将从其政策背景、细分行业现状等维度进行梳理和盘点。

一、国家层面政策汇总

作为国家战略性重点的产业,国家层面不断出台相关的政策对信创行业的发展进行支持。

由此可见,核心基础软硬件、应用软件等信创领域的自主可控,已成为确定性的长期政策方向。

二、金融行业信创政策汇总

在国家顶层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在金融行业信创方面,行业监管等相关机构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推进政策,助力金融信创的快速发展。

据了解,在金融机构数字化层面,相关监管机构陆续出台了《关于应用安全可控信息技术加强银行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 2019—2021 年)》和《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 2022—2025 年)》等政策。

2022 年 1 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不仅为银行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指明了路线和方向,此意见也是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行业信创的具体指导,其中反复强调自主可控。

金融行业在政策的指引以及数字化转型自我驱动之下,按照“先试点,后全面”的技术推广路线有序展开。

2020 年,金融信创建设工作第一期试点启动,参与试点机构为包括主要的国有大行、头部券商、交易所等 47 家;
2020 年到 2021 年,金融信创共完成两期试点,参与 198 家,从 OA、邮件等外围系统进行替换;
2022 年,金融信创进入到全面推广阶段,并实现由办公 OA 等一般系统到核心业务系统的逐渐突破,其中,信创云平台建设,成为了 2022 年以来众多金融机构的规划与建设重点工作之一。

作为真正自研的中国云,青云信创云以中立开放的理念,深度参与信创生态体系建设,通过全面适配各技术栈的信创产品(覆盖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大数据、中间件、应用系统等),以信创云平台、信创容器平台、信创软件定义存储、信创桌面云等产品与解决方案,满足用户使用一个平台统一纳管 IT 资源,完成架构升级、应用迁移、业务开发等信创相关的功能需求,实现“全栈全场景,一云多生态”。

细说银行数字化转型:历史、现状、2023 趋势与对策建议!

当前,以数据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数字化转型是银行业面临的新产业革命。在新一轮的科技浪潮下,数字技术不断成熟、应用范围逐步拓展,为银行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从政策层面来看,监管部门对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予以指导和支持;

从银行自身发展来看,银行迫切需要通过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快速迭代产品服务、改善客户体验,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活力。

简言之,数字化转型不再是可选项,而是成为银行得以生存下去的必选项。

01 银行数字化转型之路在何方?

我国数字经济将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和银保监会《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为新时代的银行数字化转型勾勒出了清晰的蓝图,对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各类银行提供了指引的方向。

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认为,这两份重磅文件也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含义是什么,“转”的是什么?当前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着哪些问题?不同类型的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又有哪些?2023 年,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又将走向何方?

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将就以上这些常见问题,结合实际经验谈一些有关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看法和建议。

02 从信息化到数字化的发展历程

从全行业的发展进程来看,数字化发展基本概括为自动化、电子化和数字化三个时期。

1) 业务自动化

19 世纪 70 年代,花旗银行就开始使用自动取款机来解决用户的一些日常事务。它利用磁码卡或智能卡实现金融交易的自助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银行柜台人员的工作,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

2) 银行电子化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电子设备的兴起,传统的银行开始在互联网上进行线上运营,电子银行被广泛使用。从最初的网上转账、对账单和电子账单支付,现在已经形成了越来越丰富的功能,如网上购买、融资、借贷等。

3) 银行数字化

金融科技开始影响银行产业的发展,许多银行企业开始依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生物识别等关键技术,参与者也从传统的银行机构也扩展到了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等其他行业类型的参与者。

03 数字化银行的概念与定义

数字银行目前并没有确定统一的定义,根据《数字银行 (Digital Bank)》一书给出的解释——

“数字银行区别于传统银行的关键在于,无论是否设立分行,其不再依赖于实体分行网点,而是以数字网络作为银行的核心,借助前沿技术为客户提供在线金融服务,服务趋向定制化和互动化,银行结构趋向扁平化。”

数字银行的特点在于智能化和线上化,意味着银行的业务、管理能够自动在线进行。这就代表着数字银行是具体的,而非是空洞的概念。

04 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现状

疫情倒逼银行加速数字化转型。在疫情的倒逼之下,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利用金融科技重塑银行体系。

科技与金融已从互相“补台”转向深度融合,从金融服务延伸至非金融服务,涵盖生产、生活的多元金融生态,打造数字化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例如,在疫情期间,银行因为线上及远程工作的需要,对桌面云有大量的需求。再如,网点业务受到了较大的影响,“非接触式”金融服务需求显著提速,促进了银行线上化应用进程加快。

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认为,当前,银行数字化的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大金融科技资源的投入,科技投入向基础设施延伸

据各大银行发布的财报统计,2021 年度,30 家银行的金融科技投入共计 1764.16 亿元。其中,国有六大行对金融科技的资金投入合计超 1000 亿元,大部分银行的金融科技投入为增长状态,主要投入方向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5G、物联网等技术重构既有架构,实现金融基础设施的能级跃迁。

图片来源:《2021年中国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市场报告》

2) 重视数据中台建设与数据治理

数据业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挖掘数据价值成为今后一段时期银行业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各金融机构都高度重视数据工作。

3) 重视打造多元生态场景,推进全面智能化应用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加速了银行业的业务流、信息流、物流以及资金流的重整,同时向深度融入客户的生产、生活各类场景转变,并推进对产业链上下游综合生态金融服务。

加速向智能化转型,推进关键智能技术应用和模型深度挖掘,提升精准营销、智能风控、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的智能化和有效性,降低营销、风控与管理的投入产出比。

4) 健全科技组织架构和治理体系

银行业尤其是中大型银行纷纷开展了科技组织架构调整,优化科技治理体系变革,多家银行相继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推进技术、业务的深度合作。

05 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整体来说,我国银行业在数字化转型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大量的中小银行机构在资金实力、客户体量、科技能力、科技人才等方面与大型银行存在差距,在数字化转型上仍然面临较多的问题和挑战:

1) 复合型人才短缺

银行缺乏既了解银行业务又兼具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弱化了业务条线的智力支撑,也影响了数字化升级迭代。

2) 敏捷组织尚未普及

银行部门分割、协同作业成本高、业务科技融合不足,难以形成创新合力,极大降低银行响应客户需求的效率,与数字化转型的敏捷逻辑大相径庭。

3) 缺少全量数据,数据管理难度大,价值挖掘不充分

银行现阶段掌握的数据,远远达不到全量。还存在数据覆盖、数据维度、数据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受限于部门权责边界,难以对行内数据资源进行全口径、全周期的有效管理。数据资源使用率不高,数据价值难以充分体现。

4) 缺乏统一规范、制度环境

从市场客户的角度、政策监管的角度,客户习惯、行业规则、监管制度等都没有适应数字化做变革,使得数字化转型进二退一。

06 银行数字化转型前景展望

在对银行业数字化趋势跟踪研究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认为,2023年,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将进一步走向“深水区”,用数字化的力量重塑银行业经营与增长的逻辑,成为银行数字化创新与应用的主旋律。

具体而言,2023 年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工作可围绕几下几个方面展开:

1) 打造敏捷组织,建立敏捷体系。

一是建立业务层面的敏捷机制,二是推动银行自上而下的全组织敏捷转型。打造敏捷组织需要完善的技术体系、工具平台的支撑,包括全面云化、向云原生技术体系的转型。在研发安全方面,DevSecOps 将成为最佳解决方案,满足快速交付软件的同时,也能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2) 金融信创进入加速期。

2020 年以来,金融行业的信创试点逐步逐渐启动。2022 年以来,金融信创建设在政策的引导下提速,进入到全面推广阶段。“金融自主可控”将成为下一个五年金融科技的重点方向之一,2023 年,金融信创将进入加速期。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金融系统面临信创改造和上线,信创云建设将成为金融机构实现基础设施自主可控和云原生转型的最优选择。

3) 完善基础架构,搭建综合场景。

加强顶层设计与数字化转型战略布局,建立从业务架构到 IT 架构,再到数据架构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推进路径,有序推进 IT 改造,并在业务架构上融入场景。此外,银行应积极拓展生态布局,与掌握场景的互联网平台、生活服务类企业开展合作,建立开放的综户类金融账户,协同线上线下,完善生态体系。

青云科技作为国内主流云厂商之一,坚持自主研发创新,拥有顶尖技术,可提供涵盖“私有云、公有云、云原生、信创云”等产品和服务,并实现了国内首次将云计算带入到银行业,可为银行业构筑敏捷的数字化基础设施。

同时,青云科技拥有十余年企业服务经验,可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数字化战略部署与落地提供顾问咨询、技术培训等服务,目前,青云银行数字化解决方案已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 浦发硅谷银行等落地应用,全面助力银行业的数字化之路。

青云科技银行机构客户

预期增速 10.5%!2023 金融科技及云计算将有这五大变化

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密切关注金融行业的技术创新、架构升级、致力于洞察数字化转型趋势。我们认为,2023乃至未来几年,云计算能力在金融机构底层基础设施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是其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能力也是重要能力之一。

2022 年,我国金融机构对金融科技高度重视。得益于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我国金融科技总体投入在2023年有望突破两位数增长。

根据咨询机构 IDC 的数据,2023 年我国银行IT支出规模将达到 1873.5 亿元,预期增速 10.5%。

从 2022 年银行半年报披露的金融科技投入情况的数据上看,大型商业银行金融科技投入保持着较大的增速:如 2022 年上半年,光大银行科技投入 21.38 亿元,同比增长 25.47%;招商银行信息科技上半年投入金额达 53.60 亿元,同比增长 6.03%。从投入增速上来看,投入绝对值较低的中小银行、券商的金融科技投入增速更高。

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22)》

2023 年,在金融信创、架构创新和升级、数智融合等金融科技不断创新发展的背后,在面对更加严格的的监管趋势,以及愈演愈烈的同业市场竞争下,金融行业将迎来怎样的发展变局?银行、券商、保险机构又将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迎接哪些全新挑战?

结合青云科技在金融领域多年的深耕与实践,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在金融科技及金融云未来发展趋势上给出了如下趋势研判,期望给广大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趋势一:金融科技应用实践跑出“加速度”,金融云建设高质量深层次发展

2022 年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通过不断实践,提升了数字化转型的广度与深度。

一方面,商业银行、头部保险机构将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到战略层面;

另一方面,2022年,金融科技对金融机构的赋能,已从过去侧重于零售领域向对公、普惠金融等领域全面覆盖,并通过“科技+金融+产业”等新模式,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

场景化金融云平台建设,正在获得越来越多金融机构的青睐。例如,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相得益彰,通过灵活布置的前端网点和后端算力,将解锁一系列客户服务的应用场景。

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认为,2023年,金融机构上云需求更加旺盛和普遍,并从开发测试等领域规模进入生产领域,涉及到核心系统、数据库等各环节,释放更广泛更深度的需求。

同时,头部或大型的金融机构普遍完成或正在进行云原生技术栈的建设工作,为更高水平的分布式系统改造或开发打下基础,提高 IT 敏捷度。

趋势二:金融创新和监管齐头并进、协同发展

近两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等地陆续公示了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的项目。申报单位包括证券、银行、科技公司等多种类型主体,呈现出了前沿技术应用多且充分结合资本市场的特点。

搜狗搜索截图

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也被市场称呼为“证监会版监管沙箱”。通过创新试点“沙箱”,金融机构可以有效测试其创新,做大胆尝试,同时也能实现有效的风险隔离,将潜在风险降低。

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认为,2023 年,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等“沙盒”机制将持续深化,这一模式将是各地金融科技创新寻求突破的主要方式,其覆盖的机构、业务、技术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

趋势三:科技自强自立,金融信创前景可期

截至 2021 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 45.5 万亿元,同比增速 16%,占 GDP 比重达到 39.8%。

信创是数字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信创是信创产业的“领头羊”。

2022 年,多个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科技自主自强”,金融监管机构也对金融行业数据安全性和科技自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金融行业信创落地实践率为 30%(仅次于党政领域 57%)。

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预测,2023 年金融信创继续高速发展。

从行业细分来看,金融信创目前已从大型金融机构向银行、保险、证券等中小机构渗透;

从应用范围上,从 OA 等办公系统向核心系统等深化覆盖,并且信创改造将与自身IT架构的分布式转型紧密结合。青云以“全栈全场景,一云多生态”的解决方案构建了信创数字基石,满足国产化和架构升级的需求。

趋势四:证券行业IT投入高速增长,数字化转型全面加速

多个机构预测,2023 年宏观经济复苏有望为资本市场注入新机,资本市场活跃度与券商业绩紧密相关。一片向好的趋势下,证券行业金融 IT 及云平台市场将持续增长。

一方面,券商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已达成了共识。来自中证协的调查显示,已有 77 家证券公司将数字化转型列为公司发展战略,并且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逐步由零售经纪业务扩展到机构业务、资产管理、投资银行、中后台等多个领域,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已进入到了全面加速的阶段。

具体来说,2022年,注册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催生出了金融 IT 新需求。金融科技及云平台增长潜力也进一步释放。

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认为,注册制改革将直接全面注册制落地后,券商投行业务逻辑与业务范围将发生巨大变化,相关IT基础设施及信息系统将迎来新一轮的更新换代。

基于证券行业用户分布广、网络要求高、业务波动大等特点,青云科技为证券行业量身打造了多种解决方案,服务了中金公司、中邮证券、易方达基金等诸多证券机构。

趋势五:保险产业链重塑进行中,云服务赋能价值凸显

当前,我国保险业 IT 投入占保费规模的比例不到 1%,而发达国家是 5% 左右,市场增长空间较大。

《保险科技“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 2025 年,推动行业平均业务线上化率超过 90%。

一方面,服务保险业务场景的保险科技蓬勃发展,如智能风控、智能理赔、智能营销、虚拟数字人培训、智能客服等,新技术与传统保险行业正在加速融合。

另一方面, 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亟需通过数字化转型找到增长新动能。

云计算应用于表现公司底层系统架构的升级,能够满足海量高频数据的存储和技术,以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敏捷、低成本的产品开发,是实现从获客到售后服务的全流程线上化的基础。青云帮助泰康保险、阳光保险等多个保险公司构建了安全稳定的云底座,实现云上创新。

中证协最新发布!证券公司三年提升计划全面解读!

近日,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起草了《证券公司网络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计划(2023-2025)》(下称《安全提升计划》),并于 1 月 6 日开始向券商征求意见。《安全提升计划》从科技治理能力、科技投入机制、信息系统架构规划设计、研发测试效能与质量、系统运行保障能力、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等六个方面明确提出了提升方向和要求。

作为一家在金融行业深耕十余年的企业级云服务商与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对《安全提升计划》的重点内容进行如下分析和解读:

如需获取原文可后台私信青小云哦~

核心关键词一: 信息科技投入

一、合理加大科技资金投入

1、《安全提升计划》提出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投入机制,要求证券行业合理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并鼓励有条件的公司 2023-2025 年信息科技平均投入金额不少于上述三个年度平均净利润的 8% 或平均营业收入的 6%。

以最新披露的数据为例,2021 年证券行业信息技术投入金额为 338.2 亿元,同比增长 28.7%,占上一年度营业收入的 7.7%;其中有 10 家券商的投入均超 10 亿元,信息技术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超 6% 的券商有 20 家,而不少中小券商也将金融科技视为核心竞争力之一,华林证券、华鑫证券的投入占比均已超 20%;不过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等部分头部券商的投入占比均在 6% 以下。

2、其中网络和信息安全投入不低于信息科技投入总额的 7%。

二、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信息科技专业人员不低于公司员工总数的 6%,目前中国有 6 家证劵公司人数突破 1 万人,按这个比例,也就要求科技人员要达到至少 600 人以上;网络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不低于信息科技专业人员的 3% 且不应少于 4 人。

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认为,券商信息科技建设的重视程度将不断提升,IT投入水平也将出现较大的增量空间。

核心关键词二: 架构建设

《安全提升计划》提出“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三大架构的建设方向,并要求建立一个【架构管理】的机制。

一、应用架构:强调提高架构复用性,防止系统的重复建设;降低软件开发、系统维护和升级等方面的费用。

二、数据架构:强调持续加强在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建立并落实技术防护能力。

三、技术架构:强调加强核心系统的技术攻关,鼓励有条件的证券公司积极推进新一代核心系统的建设和转型。

新一代核心系统的建设及转型升级工作,即“建设+转型”两方面的工作:

一、从集中式专有技术架构向分布式、低时延、开放技术架构转型,具备高可用、高性能、低延时、易扩展及松耦合等特性。

二、鼓励上云。

1、鼓励有条件的证券公司加快信息系统上云,通过云计算平台承载及运行的信息系统比例不低于 60%。

2、由容器等云平台承载的云原生系统比例不低于 10%。

核心关键词三:自主掌控能力

《安全提升计划》提出要提高核心系统自主掌控能力。具体来说,主要通过两种最基本方式:

一、鼓励证劵公司自研

鼓励有条件的证券公司合作研发或自主研发安全可控的关键技术、系统或设施。

二、外购方式,确保对关键技术的掌控

对于外购系统,要求厂商提供完整的系统技术资料,确保深入掌握系统的技术架构与关键技术环节。

此外,提出不管自研还是外购代码,全部代码 100% 审计:

1、制定及完善涵盖自研系统和外购类系统的代码审计规范。

2、外购系统的代码审计,根据系统交付是否包含源代码,决定是否通过安全代码审计检查或要求供应商提供代码审计报告。重要系统新上线或重大变更必须全面完成“测试验收”,重要信息系统的自动化测试比例不低于整体测试比例的 30%。

核心关键词四:提升开发效率及安全

一、研发规范的制定。

二、研发工具建设,建设统一的源代码管理工具、标准化的研发运维一体化工具。

三、如果找第三方合作,那么必须具备强风险管控能力。事前对第三方充分评估,并签署安全承诺书或合同条款:

1、充分评估审核后再开展业务。

2、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系统网络安全审查预判,通过签署安全承诺书或在合同中包含信息安全条款等方式,加强对第三方的约束。

3、全周期,持续性监管第三方。持续对第三方系统开展全方位的安全检测监控,按要求提供代码安全扫描报告,及时解决发现的代码安全问题,修复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现的漏洞。

核心关键词五:夯实系统运行保障能力

持续提升信息系统故障发现能力。证券公司在 2023 年底前建立全面覆盖业务、应用、底层基础架构和基础设施的信息系统运行监测体系,并持续完善,不断提升运行监控的覆盖度,建设统一的告警平台。

在 2023 年底前制定信息系统备份管理策略,建立数据防丢、防删的权限管控机制和技术手段,提升重要信息系统的备份管控能力建设。

核心关键词六:健全网络安防护体系

在 2023 年底前建立完善的漏洞管理制度,明确分级分类标准、职责分工与处置要求,漏洞管理覆盖研发过程管理、供应链管理和常态化风险巡检等方面。

确保第三方系统不记录、不存储、不更改相关业务、客户数据及资料。

– 对“所有”信息系统,开展等保定级。

– 对“重要”信息系统,按照监管机构的指导意见将定为三级或二级。

提升安全攻击防控能力建设,统一的安全运营中心,加大安全响应自动化能力的建设。数据使用上“依法合规、最小必要”,所有授权操作均符合“最小授权”原则。所有用户授权有记录,并具备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和防护措施。

结语:

如此投入规模,对于网络安全行业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作为一家企业级云服务商与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青云科技深耕金融行业十余年,坚持核心技术 100% 自研,具备行业顶尖的技术研发实力,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对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全面理解,已具备支撑证券机构开展《安全提升计划》落地工作的能力。

代码的安全性测试是金融机构新的关注点,在提升自主开发效率及安全方面,DevSecOps 在青云科技的一些客户中得到了实践,DevOps 将开发、测试、运维打通,使之前传统孤立的角色(开发、IT 运营、质量工程和安全)可以更好地协作。青云容器平台通过插件的方式集成了 DevOps、微服务以及持续交付的组件。同时,青云整合了 DevOps 流水线的交付组件,让开发者、测试人员以及最终上线的运维串联起来,大大提高了运维及开发效率。

在行业核心系统架构建设与管理方面,青云科技面向大型和中小券商提供了企业云、分布式存储、云易捷和容器云等多种产品和解决方案,契合券商架构转型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基础架构类型的需求,全面助力和推动证券行业的架构转型建设。青云提供灵活定制的云原生套餐,通过三大容器平台,覆盖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多云、开源等各种应用场景,为证券行业提供最适合的专属云原生服务。

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认为,《安全提升计划》或将成为未来三年(2023-2025年)券商的数字化转型建设的指路明灯。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将加速推进,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扩大。青云科技将继续发挥优势,不断创新,以更坚实的技术底座,全面赋能证券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架构转型升级的双轮数字化升级。

行业洞察 | 央行带头,集结18家银行!2023 年金融工作这样做!

2023 年 1 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召开 2023 年度工作会议,研究部署落实金融支持稳增长有关工作。此后,各大银行陆续召开了 2023 年工作会议,布局全年的工作方略。作为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金融科技和数字化转型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下是青云科技数字价值研究院对各大银行工作会议要点的梳理和解读:

1、中国人民银行 2023 工作会议召开 公布七大工作重点

1 月 4 日,2023 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召开,总结 2022 年和五年来主要工作,并提出 2023 年七大重点任务:

  • 一是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 二是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
  • 三是持续推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
  • 四是持续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 五是持续深化国际金融合作和对外开放,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 六是持续深化金融改革,继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框架。
  • 七是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深化金融科技应用与管理、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

青云科技数字价值研究院解读:

作为金融监管的重要部门,央行在此次会议中划出了 2023 年工作方向的七大重点。大多是延续 2022 年的重点任务,并在第七点中重点强调了金融科技的应用及管理,云计算是金融科技应用创新的土壤,分布式架构的升级为金融业带来了新引擎。

2、中国工商银行

工行在 2023 工作会议中阐述金融科技的内容篇幅最多,可见其对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的重视程度。工行提出,要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持续推进重点领域的创新改革,加快 D-ICBC(数字工行)建设,抓好以 GBC+(政务、企业、个人)为核心的基础性工程,迭代升级 ECOS(智慧银行生态系统)技术,更好激发创造活力和增长动能。

强化科技、数据、人才的战略性支撑。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数字赋能发展、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数字工行、科技强行、人才强行、一流智库,打造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引擎。围绕对外服务客户、对内赋能员工,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持续升级 ECOS,扎实推进信创转型、运维转型、科技新基建等重大科技工程。

3、中国农业银行

农行工作会议强调,“推进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加快落地,进一步加强提升风险合规管理能力。”2023 年将深入推进 10 个重点领域的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全行数据赋能能力、网点产出效能、业务运营效率和协同联动能力。

4、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工作会议将数据比作“魂”,定调了今年的数字化工作核心:“推动全面数字化转型向精细化、高水平迈进,加速实现价值转化。强化数据为魂,加快夯实数据信息与应用体系。”

5、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截止目前,未有建设银行与邮储银行的 2023 工作会议报道,但从目前这两家大行的近期动向来看,举办了与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相关的发布会。

1 月 31 日,建设银行以“云·行金融之道,建可信未来”为主题在北京举办“建行云”发布会,首批推出三大类 10 个云服务套餐,为行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值得关注的是,这是建设银行党委委员王兵履新后首度公开亮相并主持发布会。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邮储银行跑出数字金融‘加速度’——金融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会”上宣布了“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和“随身化交互陪伴平台”手机银行 8.0、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超 6.5 亿个人客户无感迁移项目收官等成果。

6、交通银行

交通银行从服务数字经济出发,对数字化转型进行了如下部署: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零售转型和网点综合化转型,要在“提效率”上迈出更大步伐。用好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以数字化转型牵引效率提升,以人才队伍建设支撑效率提升,以管理考核优化保障效率提升,提高金融全要素生产率,推进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以此更好适应和支持新经济发展。

7、中国光大银行

光大银行工作会议强调“把握数字化转型逻辑,主动拥抱数字化,提高数字化经营能力,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战略执行的有效路径和方法”,提出“坚持科技协同敏捷导向,以创新赋能业务发展”,紧扣数字化经营和绿色发展两条主线,有力推进财富管理银行转型。

8、渤海银行

目前未查到 2023 工作会议情况,渤海银行行长屈宏志不久前的一次公开发言表示:将夯实数字化底座,即根植于实体经济,把数字化转型做实;构建数字化生态,把实体经济做活,并为其提供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渤海银行将数字化转型作为“一把手”工程和全行转型战略进行全局性、系统性谋划。2021 年成立了战略推动与科技转型工程(“蓝海工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通过建立全行级组织架构,打破部门壁垒,统筹全行资源。

9、广发银行

广发银行在会议中,总结了 2022 年的工作成绩,包括战略重点工作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提速升级,综合金融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内部协同成效初显。

公布了 2023 年工作重点:狠抓数字化转型,持续建设“数字广发”“生态广发”,以数字化能力全面赋能经营管理,坚持推进网点转型,全面加强品牌建设。

青云科技数字价值研究院解读:

我们发现,在各大银行的工作会议中纷纷用了“落地”、“狠抓”、“深入推进”等关键词,来凸显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数字化能力已成为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其竞争优势也将逐步显现。大行的数字化转型也不仅是停留在技术领域的变革,而是更加注重科技赋能金融业务发展,以及服务生产生活场景的能力。

10、城商行、农商行 2023 工作会议汇总

北京银行:作为一级资本排名全球千家大银行 50 位,连续 9 年跻身全球百强银行,被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纳入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北京银行重点提出:“加速数字化转型,打造更加坚实、更加有效、更加灵活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风险管控,打造更加精准、更加有效、更加数字化的风控体系。”

北京农商银行:2022 年,北农商细化落实五年发展战略规划,出台数字化转型战略。2023 年将聚焦“科技赋能”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系统性推动数字化治理、业务数字化运营、数字资产智能应用、科技创新可控等工作,加强新核心银行系统运营管理,健全数据标准落地机制,下大力气锻造非接触式服务能力,做深做实金融场景建设,不断提升全渠道智能化服务水平。

南京银行:2023 年全行要突出抓好三个“统筹”,即统筹好“规模”和“效益”、“发展”和“安全”、“当前”和“长远”;着重做好五项“提升”,即提升有效客户数量、市场对标能力、工作协同水平、政策传导效力、管理支撑效能;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即突出调优业务结构、推动规模稳健增长,聚力提升转型成效、做实对公基础客群,紧盯规划既定目标、加快零售战略推进,深化内外协同联动、巩固金融市场优势,始终守牢安全底线、全面抓好风险防控,继续强化基础支撑、优化落实资源保障,更好着眼长远发展、加强前瞻谋划布局。

山西省农信社:2023 工作重心提出——数字转型实现新跨越:扎实推进全系统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数据支撑能力,进一步释放数字产能,以数据治理推动经营管理;高效推进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确保如期投产上线;全面推进线上业务综合提升,推动“客户线上化、业务线上化”,强化线上业务风险防控。

山西银行:会议强调,瞄准“科技建设”这个撬点,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扎实推进数据治理,实现科技赋能。会议要求,在 2023 年着力做好“数字化转型要增强科技与业务的融合度,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

北部湾银行:会议提出,提高“金融科技支撑”等七个支撑能力,2023 年围绕“数字化转型”等六个“聚焦”,在深化科技与业务的融合上跨上新位子。

海南银行: 会议指出,2023 年是推进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关键之年,也是全行高质量转型全面发力的攻坚突破之年。在战略定力方面,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管理能力。

广州银行: 2023 年要立足主动赋能,增强科技驱动力,做好金融科技顶层设计,力促“科技+业务”深度融合。

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解读:

数量众多的城商行是银行业的“中流砥柱“,但发展良莠不齐,数字化转型和创新能力,有可能是中小银行弯道超车的”助燃剂“。

从城商行的工作会议中,“数字化转型”也密集被提及,但各个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各不相同,应该充分挖掘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结合地域特色、客户特点、产业结构等)进行顶层规划。

中小银行在 IT 投入上更为谨慎,并注重效益。在自身的人员和投入都有限的情况下,可借助外部厂商的成熟产品和技术。

选择外部厂商的时候需要慎重选择:大型科技公司产品种类丰富且技术迭代快,但是不够灵活、且成本和价格方面不占优势;

大型银行科技子公司的优势是懂银行业务且充分理解监管的要求,但技术架构的设计基本都按照大行自身需求来考虑的,不符合小银行的实际、且存在同业竞争的问题。

青云科技在产品和技术方面具有轻量级、灵活性、软硬件解耦等优势,在金融行业深耕 10 余年,能够充分理解和满足银行客户的需求。

2023 年数字中国政策全面解读,金融行业如何布局?

摘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金融行业的数字化建设也成为了重要的一环。《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将实现金融行业全面数字化转型,让数字经济赋能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和更广阔的金融创新空间。

  • 2 月 27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等关键举措。
  • 3 月 7 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炉,拟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并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
  • 在刚结束不久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涉及新型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产业创新等多个方面。

那么,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数字经济的发展是否有望步入快车道?对于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又带来了哪些新机遇?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将在本文进行解读和剖析。

对于《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意义,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认为,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

首先,作为数字经济的顶层战略规划,如何做、怎么做,以及推进节奏都很清晰:

2025 年的目标是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2035 年的目标是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其次,《规划》明确了数字中国建设的“2522”整体框架,强调了将数字中国建设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新指标,并且引导金融资源支持数字化发展、保障资金投入,鼓励引导资本参与数字中国建设。

再次,《规则》指出,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云计算可为各类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计算、存储等服务,是数字经济时代不可忽略的基础设施,也是驱动数字创新的重要动力。

此外,《规划》中指明了重点方向——加强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即基础设施上云。

国家数据局的成立,在顶层设计的层面进行了重要部署,其意义相当于上世纪 90 年代证监会的成立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认为,作为牵头部门,国家数据局未来将成为我国数字化建设的具体执行机构,促进政府部门、企业机构、社会组织等各类主体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从而有条不紊地加快各个领域的产业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升级,推进数字中国的建设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国家数据局的成立,将进一步夯实数字中国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云化的数字基础设施。

另外,根据《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金融行业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点行业之一,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将转型要点提炼为五点:

一、推进金融科技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

二、建设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加快数字货币、数字债券等金融工具的发展。

三、推进金融监管科技创新,提高监管效能和风险防范能力。

四、推动金融服务数字化升级,提高金融消费者的体验和便利性。

五、打造数字化金融生态,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青云在金融行业深耕十余年,致力于打造全栈可信、稳定可靠的金融信创云。长期以来,青云科技坚持自主研发,依托成熟的云计算及云原生产品与服务,积极探索信创落地、布局“东数西算”、创新升级算力基础设施,为金融、政府等关键行业提供数字经济时代的高效、安全、稳定的数字基础设施。未来,青云科技将一如既往坚持投入,为各行业客户的数字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云计算底座。

前景可期! 2023 年,金融信创或将迎来这四大趋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表达了国家对于科技自强自立、自主创新的决心,信创作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其发展蓝图受到越来越多行业的广泛关注。

金融是经济的命脉,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之一。“金融信创”即金融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通过构建国产化金融信息技术底层架构,并在此之上构建国产化的应用,旨在解决金融产业关键技术“卡脖子”的问题,从而保障金融领域的安全。

金融信创起步较早,纵观信创产业在国家“2+8+n”体系的发展现状,会发现金融信创已经稳居行业的第一梯队,其渗透率仅次于党政。

图片来源:亿欧

近几年,行业相关机构陆续出台了《关于应用安全可控信息技术加强银行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22-2025年)》、《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相关政策盘点请见上一篇文章:盘点 2022,值得你关注的金融信创政策都在这里了!

2019-2021 年,在完成两期金融信创试点之后,2022 年伴随三期试点的启动,金融信创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如果说 2021 年是金融信创的发展元年,2022 年,金融信创全面铺开、百花齐放。

那么进入 2023 年,金融信创将产生哪些新的变化和新发展趋势?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将就此进行分析和预测。

趋势一:金融信创逐步从政策导向转变为市场价值导向,前景可期。

2019 到 2022 年,无论是国家层面、区域层面还是行业层面,金融信创产业政策持续密集出台,成为拉动信创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金融信创建设将从最初的政策驱动转变为内生驱动。

与此同时,经过市场前期的筛选,信创产业链上经受住考验的公司,在产品性能和创新、技术自主可控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突破发展瓶颈,并积极与国产 IT 基础设施适配,从自身的产品研发进入到积极打造生态系统的阶段,推动了金融信创产品从“可用”到“好用”的实质性进展。

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预测,随着金融信创试点的持续深化和全面铺开,政府和行业机构逐渐从信创落地初期的主导者,转变为铺路人的角色。2023 年,金融信创将从政策导向市场价值导向转变,经过一段时间的“双轮驱动”期,逐渐进入到市场化驱动的崭新的发展阶段。

趋势二:金融信创与金融数字化转型叠加发展,云计算成为关键赋能方式。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将加快金融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列入重点行业,使之成为金融机构布局金融科技的战略重点。

云计算作为基础底层技术,可整合算力、存储与网络资源,并为其他新型技术的应用提供底座和支撑,同时也为金融信创落地提供了捷径,金融行业上云进程不断加速。

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认为:

一方面,此前外资厂商所提供的虚拟化服务及云计算服务,仍然是金融云存量市场的替换重点;

另一方面,云原生成为数字化创新的重要战略性架构理念,金融云服务的重心逐渐向上层业务的实现转移,通过容器化部署、微服务治理、DevOps 等技术,极大地提升了金融应用开发迭代和创新效率,已成为金融信创的重要增量市场。

趋势三:金融信创发展将走向“深水区”。

2023 年,金融信创将从办公 OA 等一般系统的替换萌芽期,逐渐向核心系统替换扩展的应用深化期转变。

据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调研,一些中大型的金融机构已将金融信创规划与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中长期战略规划相结合,并加入到IT信息建设的顶层设计。

除了给金融信创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之外,无疑对于信创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安全性等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核心系统替换和改造的过程中,不仅要求软硬件资源的高吞吐、低延时等特性,还要保证业务的连续性,这些都可通过金融信创云平台的软件定义等能力实现,并极大降低运维和迁移成本。青云信创云平台打造金融级高可靠的云底座,能够满足核心业务的运行要求。

趋势四:中小金融机构成信创主力军。

金融信创始于银行,2020 年,国家宣布了第一批国产化试点金融机构,包括主要的国有大行、头部券商、交易所等。

据了解,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等头部金融机构的信创云建设和全栈系统的信创改造,已成为一种主流。如今,金融信创建设已经进入到全面推广阶段,覆盖的中小行、证券和保险机构,数量占比更为庞大,相比于头部金融机构,具有较强的 IT 自主建设能力,中小金融机构更依赖于产品经验丰富的外部信创厂商和服务提供商。

作为真正自研的中国云,青云的核心代码 100% 自主研发,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全栈、一云多芯、云原生、金融级可靠”四项能力。青云信创云深度参与了信创生态体系建设,已经与 100 多家行业伙伴建立广泛的信创适配和产品兼容性互认证,覆盖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各类自研原创的 IT 基础设施产品。多年来,青云信创云已服务国内众多机构,大量的实践得到了金融客户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