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表达了国家对于科技自强自立、自主创新的决心,信创作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其发展蓝图受到越来越多行业的广泛关注。
金融是经济的命脉,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之一。“金融信创”即金融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通过构建国产化金融信息技术底层架构,并在此之上构建国产化的应用,旨在解决金融产业关键技术“卡脖子”的问题,从而保障金融领域的安全。
金融信创起步较早,纵观信创产业在国家“2+8+n”体系的发展现状,会发现金融信创已经稳居行业的第一梯队,其渗透率仅次于党政。
近几年,行业相关机构陆续出台了《关于应用安全可控信息技术加强银行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22-2025年)》、《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相关政策盘点请见上一篇文章:盘点 2022,值得你关注的金融信创政策都在这里了!)。
2019-2021 年,在完成两期金融信创试点之后,2022 年伴随三期试点的启动,金融信创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如果说 2021 年是金融信创的发展元年,2022 年,金融信创全面铺开、百花齐放。
那么进入 2023 年,金融信创将产生哪些新的变化和新发展趋势?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将就此进行分析和预测。
趋势一:金融信创逐步从政策导向转变为市场价值导向,前景可期。
2019 到 2022 年,无论是国家层面、区域层面还是行业层面,金融信创产业政策持续密集出台,成为拉动信创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金融信创建设将从最初的政策驱动转变为内生驱动。
与此同时,经过市场前期的筛选,信创产业链上经受住考验的公司,在产品性能和创新、技术自主可控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突破发展瓶颈,并积极与国产 IT 基础设施适配,从自身的产品研发进入到积极打造生态系统的阶段,推动了金融信创产品从“可用”到“好用”的实质性进展。
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预测,随着金融信创试点的持续深化和全面铺开,政府和行业机构逐渐从信创落地初期的主导者,转变为铺路人的角色。2023 年,金融信创将从政策导向市场价值导向转变,经过一段时间的“双轮驱动”期,逐渐进入到市场化驱动的崭新的发展阶段。
趋势二:金融信创与金融数字化转型叠加发展,云计算成为关键赋能方式。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将加快金融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列入重点行业,使之成为金融机构布局金融科技的战略重点。
云计算作为基础底层技术,可整合算力、存储与网络资源,并为其他新型技术的应用提供底座和支撑,同时也为金融信创落地提供了捷径,金融行业上云进程不断加速。
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认为:
一方面,此前外资厂商所提供的虚拟化服务及云计算服务,仍然是金融云存量市场的替换重点;
另一方面,云原生成为数字化创新的重要战略性架构理念,金融云服务的重心逐渐向上层业务的实现转移,通过容器化部署、微服务治理、DevOps 等技术,极大地提升了金融应用开发迭代和创新效率,已成为金融信创的重要增量市场。
趋势三:金融信创发展将走向“深水区”。
2023 年,金融信创将从办公 OA 等一般系统的替换萌芽期,逐渐向核心系统替换扩展的应用深化期转变。
据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调研,一些中大型的金融机构已将金融信创规划与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中长期战略规划相结合,并加入到IT信息建设的顶层设计。
除了给金融信创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之外,无疑对于信创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安全性等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核心系统替换和改造的过程中,不仅要求软硬件资源的高吞吐、低延时等特性,还要保证业务的连续性,这些都可通过金融信创云平台的软件定义等能力实现,并极大降低运维和迁移成本。青云信创云平台打造金融级高可靠的云底座,能够满足核心业务的运行要求。
趋势四:中小金融机构成信创主力军。
金融信创始于银行,2020 年,国家宣布了第一批国产化试点金融机构,包括主要的国有大行、头部券商、交易所等。
据了解,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等头部金融机构的信创云建设和全栈系统的信创改造,已成为一种主流。如今,金融信创建设已经进入到全面推广阶段,覆盖的中小行、证券和保险机构,数量占比更为庞大,相比于头部金融机构,具有较强的 IT 自主建设能力,中小金融机构更依赖于产品经验丰富的外部信创厂商和服务提供商。
作为真正自研的中国云,青云的核心代码 100% 自主研发,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全栈、一云多芯、云原生、金融级可靠”四项能力。青云信创云深度参与了信创生态体系建设,已经与 100 多家行业伙伴建立广泛的信创适配和产品兼容性互认证,覆盖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各类自研原创的 IT 基础设施产品。多年来,青云信创云已服务国内众多机构,大量的实践得到了金融客户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