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2022,值得你关注的金融信创政策都在这里了!

2022 年金融信创高速增长,金融信创相关政策密集发布,金融机构也在增加信创投入,加快国产基础软硬件、信创云平台和应用系统的金融架构升级。本文将通过梳理 2022 年最新金融信创政策,了解金融信创发展现状,预测未来机遇。

金融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基础行业之一,也是我国经济的重要血脉,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加强金融信息技术的自主可控势在必行。

金融信创在多年前已经被提出,近几年来,国家及行业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信创推进政策,金融信创行业得以快速发展。

其原因主要有:

首先,金融数据和信息涉及到国家和居民的安全,倘若核心技术依赖于国外厂商,整个行业甚至国家层面将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其次,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迎来了快速的发展,国产软硬件、云平台和应用系统等领域的产品成熟度、生态完整度等方面都在快速推进中;

再次,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并与信创的进程相互叠加。自 2019 年起,金融机构逐年增加金融科技投入,加快国产基础软硬件、云平台和应用的转型升级,例如,信创云平台通过与分布式架构的结合,正在冲击着传统架构,并逐步实现弯道超车。

来源:艾瑞咨询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金融信创发展的现状和洞察未来机遇,青云科技数字价值研究院将从其政策背景、细分行业现状等维度进行梳理和盘点。

一、国家层面政策汇总

作为国家战略性重点的产业,国家层面不断出台相关的政策对信创行业的发展进行支持。

由此可见,核心基础软硬件、应用软件等信创领域的自主可控,已成为确定性的长期政策方向。

二、金融行业信创政策汇总

在国家顶层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在金融行业信创方面,行业监管等相关机构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推进政策,助力金融信创的快速发展。

据了解,在金融机构数字化层面,相关监管机构陆续出台了《关于应用安全可控信息技术加强银行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 2019—2021 年)》和《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 2022—2025 年)》等政策。

2022 年 1 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不仅为银行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指明了路线和方向,此意见也是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行业信创的具体指导,其中反复强调自主可控。

金融行业在政策的指引以及数字化转型自我驱动之下,按照“先试点,后全面”的技术推广路线有序展开。

2020 年,金融信创建设工作第一期试点启动,参与试点机构为包括主要的国有大行、头部券商、交易所等 47 家;
2020 年到 2021 年,金融信创共完成两期试点,参与 198 家,从 OA、邮件等外围系统进行替换;
2022 年,金融信创进入到全面推广阶段,并实现由办公 OA 等一般系统到核心业务系统的逐渐突破,其中,信创云平台建设,成为了 2022 年以来众多金融机构的规划与建设重点工作之一。

作为真正自研的中国云,青云信创云以中立开放的理念,深度参与信创生态体系建设,通过全面适配各技术栈的信创产品(覆盖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大数据、中间件、应用系统等),以信创云平台、信创容器平台、信创软件定义存储、信创桌面云等产品与解决方案,满足用户使用一个平台统一纳管 IT 资源,完成架构升级、应用迁移、业务开发等信创相关的功能需求,实现“全栈全场景,一云多生态”。

细说银行数字化转型:历史、现状、2023 趋势与对策建议!

当前,以数据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数字化转型是银行业面临的新产业革命。在新一轮的科技浪潮下,数字技术不断成熟、应用范围逐步拓展,为银行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从政策层面来看,监管部门对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予以指导和支持;

从银行自身发展来看,银行迫切需要通过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快速迭代产品服务、改善客户体验,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活力。

简言之,数字化转型不再是可选项,而是成为银行得以生存下去的必选项。

01 银行数字化转型之路在何方?

我国数字经济将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和银保监会《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为新时代的银行数字化转型勾勒出了清晰的蓝图,对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各类银行提供了指引的方向。

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认为,这两份重磅文件也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含义是什么,“转”的是什么?当前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着哪些问题?不同类型的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又有哪些?2023 年,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又将走向何方?

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将就以上这些常见问题,结合实际经验谈一些有关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看法和建议。

02 从信息化到数字化的发展历程

从全行业的发展进程来看,数字化发展基本概括为自动化、电子化和数字化三个时期。

1) 业务自动化

19 世纪 70 年代,花旗银行就开始使用自动取款机来解决用户的一些日常事务。它利用磁码卡或智能卡实现金融交易的自助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银行柜台人员的工作,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

2) 银行电子化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电子设备的兴起,传统的银行开始在互联网上进行线上运营,电子银行被广泛使用。从最初的网上转账、对账单和电子账单支付,现在已经形成了越来越丰富的功能,如网上购买、融资、借贷等。

3) 银行数字化

金融科技开始影响银行产业的发展,许多银行企业开始依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生物识别等关键技术,参与者也从传统的银行机构也扩展到了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等其他行业类型的参与者。

03 数字化银行的概念与定义

数字银行目前并没有确定统一的定义,根据《数字银行 (Digital Bank)》一书给出的解释——

“数字银行区别于传统银行的关键在于,无论是否设立分行,其不再依赖于实体分行网点,而是以数字网络作为银行的核心,借助前沿技术为客户提供在线金融服务,服务趋向定制化和互动化,银行结构趋向扁平化。”

数字银行的特点在于智能化和线上化,意味着银行的业务、管理能够自动在线进行。这就代表着数字银行是具体的,而非是空洞的概念。

04 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现状

疫情倒逼银行加速数字化转型。在疫情的倒逼之下,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利用金融科技重塑银行体系。

科技与金融已从互相“补台”转向深度融合,从金融服务延伸至非金融服务,涵盖生产、生活的多元金融生态,打造数字化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例如,在疫情期间,银行因为线上及远程工作的需要,对桌面云有大量的需求。再如,网点业务受到了较大的影响,“非接触式”金融服务需求显著提速,促进了银行线上化应用进程加快。

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认为,当前,银行数字化的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大金融科技资源的投入,科技投入向基础设施延伸

据各大银行发布的财报统计,2021 年度,30 家银行的金融科技投入共计 1764.16 亿元。其中,国有六大行对金融科技的资金投入合计超 1000 亿元,大部分银行的金融科技投入为增长状态,主要投入方向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5G、物联网等技术重构既有架构,实现金融基础设施的能级跃迁。

图片来源:《2021年中国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市场报告》

2) 重视数据中台建设与数据治理

数据业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挖掘数据价值成为今后一段时期银行业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各金融机构都高度重视数据工作。

3) 重视打造多元生态场景,推进全面智能化应用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加速了银行业的业务流、信息流、物流以及资金流的重整,同时向深度融入客户的生产、生活各类场景转变,并推进对产业链上下游综合生态金融服务。

加速向智能化转型,推进关键智能技术应用和模型深度挖掘,提升精准营销、智能风控、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的智能化和有效性,降低营销、风控与管理的投入产出比。

4) 健全科技组织架构和治理体系

银行业尤其是中大型银行纷纷开展了科技组织架构调整,优化科技治理体系变革,多家银行相继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推进技术、业务的深度合作。

05 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整体来说,我国银行业在数字化转型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大量的中小银行机构在资金实力、客户体量、科技能力、科技人才等方面与大型银行存在差距,在数字化转型上仍然面临较多的问题和挑战:

1) 复合型人才短缺

银行缺乏既了解银行业务又兼具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弱化了业务条线的智力支撑,也影响了数字化升级迭代。

2) 敏捷组织尚未普及

银行部门分割、协同作业成本高、业务科技融合不足,难以形成创新合力,极大降低银行响应客户需求的效率,与数字化转型的敏捷逻辑大相径庭。

3) 缺少全量数据,数据管理难度大,价值挖掘不充分

银行现阶段掌握的数据,远远达不到全量。还存在数据覆盖、数据维度、数据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受限于部门权责边界,难以对行内数据资源进行全口径、全周期的有效管理。数据资源使用率不高,数据价值难以充分体现。

4) 缺乏统一规范、制度环境

从市场客户的角度、政策监管的角度,客户习惯、行业规则、监管制度等都没有适应数字化做变革,使得数字化转型进二退一。

06 银行数字化转型前景展望

在对银行业数字化趋势跟踪研究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认为,2023年,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将进一步走向“深水区”,用数字化的力量重塑银行业经营与增长的逻辑,成为银行数字化创新与应用的主旋律。

具体而言,2023 年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工作可围绕几下几个方面展开:

1) 打造敏捷组织,建立敏捷体系。

一是建立业务层面的敏捷机制,二是推动银行自上而下的全组织敏捷转型。打造敏捷组织需要完善的技术体系、工具平台的支撑,包括全面云化、向云原生技术体系的转型。在研发安全方面,DevSecOps 将成为最佳解决方案,满足快速交付软件的同时,也能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2) 金融信创进入加速期。

2020 年以来,金融行业的信创试点逐步逐渐启动。2022 年以来,金融信创建设在政策的引导下提速,进入到全面推广阶段。“金融自主可控”将成为下一个五年金融科技的重点方向之一,2023 年,金融信创将进入加速期。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金融系统面临信创改造和上线,信创云建设将成为金融机构实现基础设施自主可控和云原生转型的最优选择。

3) 完善基础架构,搭建综合场景。

加强顶层设计与数字化转型战略布局,建立从业务架构到 IT 架构,再到数据架构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推进路径,有序推进 IT 改造,并在业务架构上融入场景。此外,银行应积极拓展生态布局,与掌握场景的互联网平台、生活服务类企业开展合作,建立开放的综户类金融账户,协同线上线下,完善生态体系。

青云科技作为国内主流云厂商之一,坚持自主研发创新,拥有顶尖技术,可提供涵盖“私有云、公有云、云原生、信创云”等产品和服务,并实现了国内首次将云计算带入到银行业,可为银行业构筑敏捷的数字化基础设施。

同时,青云科技拥有十余年企业服务经验,可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数字化战略部署与落地提供顾问咨询、技术培训等服务,目前,青云银行数字化解决方案已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 浦发硅谷银行等落地应用,全面助力银行业的数字化之路。

青云科技银行机构客户

前景可期! 2023 年,金融信创或将迎来这四大趋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表达了国家对于科技自强自立、自主创新的决心,信创作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其发展蓝图受到越来越多行业的广泛关注。

金融是经济的命脉,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之一。“金融信创”即金融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通过构建国产化金融信息技术底层架构,并在此之上构建国产化的应用,旨在解决金融产业关键技术“卡脖子”的问题,从而保障金融领域的安全。

金融信创起步较早,纵观信创产业在国家“2+8+n”体系的发展现状,会发现金融信创已经稳居行业的第一梯队,其渗透率仅次于党政。

图片来源:亿欧

近几年,行业相关机构陆续出台了《关于应用安全可控信息技术加强银行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22-2025年)》、《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相关政策盘点请见上一篇文章:盘点 2022,值得你关注的金融信创政策都在这里了!

2019-2021 年,在完成两期金融信创试点之后,2022 年伴随三期试点的启动,金融信创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如果说 2021 年是金融信创的发展元年,2022 年,金融信创全面铺开、百花齐放。

那么进入 2023 年,金融信创将产生哪些新的变化和新发展趋势?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将就此进行分析和预测。

趋势一:金融信创逐步从政策导向转变为市场价值导向,前景可期。

2019 到 2022 年,无论是国家层面、区域层面还是行业层面,金融信创产业政策持续密集出台,成为拉动信创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金融信创建设将从最初的政策驱动转变为内生驱动。

与此同时,经过市场前期的筛选,信创产业链上经受住考验的公司,在产品性能和创新、技术自主可控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突破发展瓶颈,并积极与国产 IT 基础设施适配,从自身的产品研发进入到积极打造生态系统的阶段,推动了金融信创产品从“可用”到“好用”的实质性进展。

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预测,随着金融信创试点的持续深化和全面铺开,政府和行业机构逐渐从信创落地初期的主导者,转变为铺路人的角色。2023 年,金融信创将从政策导向市场价值导向转变,经过一段时间的“双轮驱动”期,逐渐进入到市场化驱动的崭新的发展阶段。

趋势二:金融信创与金融数字化转型叠加发展,云计算成为关键赋能方式。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将加快金融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列入重点行业,使之成为金融机构布局金融科技的战略重点。

云计算作为基础底层技术,可整合算力、存储与网络资源,并为其他新型技术的应用提供底座和支撑,同时也为金融信创落地提供了捷径,金融行业上云进程不断加速。

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认为:

一方面,此前外资厂商所提供的虚拟化服务及云计算服务,仍然是金融云存量市场的替换重点;

另一方面,云原生成为数字化创新的重要战略性架构理念,金融云服务的重心逐渐向上层业务的实现转移,通过容器化部署、微服务治理、DevOps 等技术,极大地提升了金融应用开发迭代和创新效率,已成为金融信创的重要增量市场。

趋势三:金融信创发展将走向“深水区”。

2023 年,金融信创将从办公 OA 等一般系统的替换萌芽期,逐渐向核心系统替换扩展的应用深化期转变。

据青云数字价值研究院调研,一些中大型的金融机构已将金融信创规划与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中长期战略规划相结合,并加入到IT信息建设的顶层设计。

除了给金融信创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之外,无疑对于信创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安全性等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核心系统替换和改造的过程中,不仅要求软硬件资源的高吞吐、低延时等特性,还要保证业务的连续性,这些都可通过金融信创云平台的软件定义等能力实现,并极大降低运维和迁移成本。青云信创云平台打造金融级高可靠的云底座,能够满足核心业务的运行要求。

趋势四:中小金融机构成信创主力军。

金融信创始于银行,2020 年,国家宣布了第一批国产化试点金融机构,包括主要的国有大行、头部券商、交易所等。

据了解,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等头部金融机构的信创云建设和全栈系统的信创改造,已成为一种主流。如今,金融信创建设已经进入到全面推广阶段,覆盖的中小行、证券和保险机构,数量占比更为庞大,相比于头部金融机构,具有较强的 IT 自主建设能力,中小金融机构更依赖于产品经验丰富的外部信创厂商和服务提供商。

作为真正自研的中国云,青云的核心代码 100% 自主研发,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全栈、一云多芯、云原生、金融级可靠”四项能力。青云信创云深度参与了信创生态体系建设,已经与 100 多家行业伙伴建立广泛的信创适配和产品兼容性互认证,覆盖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各类自研原创的 IT 基础设施产品。多年来,青云信创云已服务国内众多机构,大量的实践得到了金融客户的广泛认可。

科技赋能品牌,UR 从底层到应用的数字化变革

科技进步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元,时尚快消行业也不得不面临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如何打造符合消费者喜好的品牌,如何及时洞察市场变化,如何形成商品差异优势……

快尚时装(广州)有限公司是于 2006 年创立的快奢时尚品牌 URBAN REVIVO(简称:UR),目前在全球拥有 6300 名员工,于伦敦设有全球创意设计中心,在全球开设了超过 300 家实体店铺,实行的即是以产品为先导的策略,凭借时尚设计、快速更新和高性价比脱颖而出,通过产品风格细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形成强大的产品力。

洞察趋势,快速响应市场

时尚快消行业正向着个性化、国际化和细分化的方向转变,其数字化转型也呈现出物联化、云化、移动化、数据驱动的趋势。面对这些变化,UR 对于数字化转型有着清晰的目标——“以科技赋能品牌管理,实现智能互动、智能分析、智能决策,完成从传统企业向智能化企业转型”。

作为国内较早一批布局数字化的时尚快消企业,UR 创新的整体效率提升已有不俗的表现:以往一个多月才能上市的爆款,如今从设计到店铺,UR 最快只要 6 天时间。

UR 的“秘密武器”,就是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柔性供应链为核心,形成从前期洞察、生产设计、推广营销,直到数据分析的全链条数字化能力,以“全流程在线化”实现产品畅销最大化,滞销最小化。

经过十余年快速商业模式的经验沉淀,UR 于 2021 年自主打造了新一代基于分布式的 SCP 供应链服务平台,并且采用了应用微服务化的设计。

挑战也随着创新出现:传统的虚拟化管理不适应云原生的应用架构,应用上线的速度影响了业务交付效率,混合云环境下的多个容器集群无法统一管理。

容器混合云打开新篇章

为打破制约数字化能力发挥的桎梏,UR 基础设施部门决定建设一套灵活、可扩展的容器平台。经过深入的需求分析与产品调研,UR 决定选择 KubeSphere 企业版构建容器混合云平台,统一纳管两个数据中心及公有云资源,实现容器集群跨基础设施管理,主要形成以下能力:

• PaaS 基础平台:完成生产环境核心业务迁移到容器云平台。

• 跨数据中心容器云业务统一调度管理平台:包括跨数据中心业务统一调度、服务统一治理、跨数据中心镜像同步、滚动升降级等功能。

• 开发测试 PaaS 云平台:打通 DevOps,实现多数据中心、多集群的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能力,实现开发测试环境业务一键发布到生产环境的能力。

• 中间件混合编排能力:包括中间件的跨中心发布、多副本的跨中心发布、跨容器集群环境的发布。

通过容器混合云建设,UR 基于多活数据中心,实现了业务在多数据中心之间的的无缝迁移,将应用与资源解耦,保障业务可靠运行的同时,资源利用率明显提升。更重要的是,测试与开发环境的打通、DevOps 能力的集成,大幅提升了开发测试、应用交付及运维的整体效率。

最终,UR 容器混合云不仅成为了 SCP 供应链的数字化支撑,也成为了官网、POS、CRM 等应用的 IT 基石,支持业务的快速更新迭代。

UR 以“时尚 UR、科技 UR”为战略核心,持续加大对产品设计及科技的投入,为顾客创造最新的时尚潮流产品,并利用科技赋能管理,让成本更优、效率更高,决策更准。青云科技期待为 UR 持续提供技术能力,共同塑造快消行业的数字化标杆,不负 UR“让每个人享受时尚生活乐趣”的品牌使命。

珠海市测绘院,迎接因云而来的“新变化”

珠海市测绘院主要为珠海市的自然资源管理、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测绘保障服务,承担该市财政投入的基础测绘项目和市场上其他测绘项目。自 1980 年成立以来,珠海市测绘院凭借切实有力的测绘服务与保障,广受社会赞誉与认可,并多次荣获国家和省市奖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随着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传统测绘业务的数据服务正在向实体化、一体化的时空信息服务转变。

目前,国家多个重点城市正在开展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新型基础测绘是新时期面向基础测绘的新任务和新需求,该体系建设既是国家基础测绘的发展战略,也是珠海市测绘院改革转型发展的方向指引。

珠海市测绘院紧跟时代发展方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求,加快基础硬件、网络、专业测绘软件的采购与升级,以满足如航空摄影、实景三维建模、单体化、地理实体等数据生产要求,持续寻求技术升级与服务能力提升,为城市空间精细化治理提供更多智能化手段。

为满足数字转型与融合创新的需求,有些现实问题必须依靠 IT 基础能力的全面提升。比如存储压力,单个城市的实景三维数据可以达到 PB 级,也涵盖了原始影像、过程数据及最终成果数据等。比如 CPU/GPU 计算压力,空中三角测量及三维建模工作,都是巨大的计算工作量。

围绕亟需解决的问题,珠海市测绘院决定打造“私有云+桌面云”的一体化平台。

依托于青云科技涵盖 IaaS、PaaS 和虚拟桌面的全栈云能力,以及多样化的存储能力,珠海市测绘院实现了私有云底层的 GPU 资源、分布式块存储和分布式文件存储服务共享,实现了 GIS 应用分布式计算集群和 GPU 桌面云资源共享,解决了测绘院在空中三维图形计算、建模、移动办公、GPU 桌面、自助资源分配中遭遇的问题,共享与融合的原则得到了充分体现。

具体来看,珠海市测绘院建成了一个覆盖倾斜摄影测量、LiDAR、云计算、大数据、集群等新型基础测绘高新技术的软硬件一体化生产平台,以提供一个具备高水平、高效率、高密度的计算与存储能力的测绘云环境,解决计算、存储资源短缺的燃眉之急,同时低成本、高效率支持现有基础测绘项目顺利开展,也可以为现有业务安全运行提供工作站级别的虚拟桌面主机,以及支撑数十个至百个在线应用的服务能力,保障现有业务稳健运维和升级扩展,提升信息化测绘技术服务能力。

目前,该平台承载着珠海市测绘院用于空中三维测量、影像测绘、三维模型处理业务场景的分布式自动化处理计算集群。通过集群的方式可以按需调整资源部署,珠海市测绘院避免了硬件购入的高投资,更重要的是,以分布式集群处理数据,每天的建模效率从 <1km²/天提升到 >10km²/天,极大地提升了建模效率。自助式的资源申请与审批也极大缩短了项目上线的时间。同时,通过云桌面进行虚拟桌面和虚拟应用发布,办公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安全性能上,基于高性能、高可靠的分布式存储,提供文件和块存储服务,满足了珠海市测绘院的原始影像、过程数据及最终成果数据的存储,提升了地理测绘应用的处理效率及数据可靠性,满足数据涉密要求。

得益于青云科技的自研技术,珠海市测绘院通过统一的运维运营体系,实现了网信基础设施与资源的统一纳管,在保密性原则之上,统筹了安全与发展。

珠海市测绘院通过“私有云+桌面云”的一体化平台的建设,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夯实了数字化基础,为其技术体系的全面形成提供了保障。青云科技也将在珠海市测绘院的创新实践道路上,提供智能升级与融合创新的数字化技术支持。

青云科技选举为 GitOps 联盟理事会员单位,加速云原生落地实践

7 月 7 日,开源 GitOps 产业联盟(Open GitOps Industry Alliance,简称:OGA 联盟)完成理事会换届工作。经联盟审核,青云科技在 GitOps、CI/CD、云原生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开源贡献得到肯定,被选举为新一届理事会员单位,此前为联盟普通会员。

OGA 联盟是由极狐(GitLab)和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共同发起成立,致力于支撑 GitOps 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和规范实践,推动开源、开放 GitOps 技术在中国自主创新发展与落地实践。

GitOps 是一套使用 Git 来管理基础架构和应用配置的实践,Git 指的是一个开源版控制系统。GitOps 秉承了 DevOps 的核心理念——“构建它并交付它”。

GitOps 的出现和兴起,主要得益于软件开发对于 Kubernetes 的广泛采用,因此GitOps 旨在将 Git 和 Kubernetes 结合在一起,为开发人员提供基于 Kubernetes 的基础架构和应用程序。作为云原生的一种持续交付模型,GitOps 可帮助用户提高业务敏捷性,实现端到端的交付流水线

作为云原生核心服务商与技术引领者,青云科技已形成完整的云原生产品家族,以及丰富的云原生场景化方案,可为企业铺筑云原生最佳实践路径。其中,在最新发布的 KubeSphere 容器平台 3.3.0 版本中,新增基于 GitOps 的持续部署方案,底层支持 Argo CD,可帮助用户实时查看持续部署进度,进一步优化了 DevOps 的使用体验。

云原生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开源力量的推动。作为我国开源生态的重要参与者与贡献者之一,青云科技经过多年研发创新和实践积累,目前已形成涵盖 KubeSphere 容器平台、OpenFunction 函数计算平台、OpenELB 负载均衡器等多个优质开源项目在内的开源地图,并积极搭建和运营了 KubeSphere、RadonDB 开源社区,同全球开发者围绕云原生等前沿技术展开交流与协作创新。

其中,KubeSphere 作为唯一一个由中国公司发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开源容器平台,截止 6 月底,其用户覆盖超过 100 个国家和地区,下载量近百万,拥有贡献者近 300 人,主仓库在 GitHub 上 Star 数超 10200 个,Fork 数超 1500 个,在全球开源容器领域,受欢迎程度位列第二。

此次青云科技被选举为 OGA 联盟理事会成员单位,将与联盟成员一起,遵守“开源开放、自主可信、创新共赢”理念,合力推进开源 GitOps 产业生态建设,加快 GitOps、CI/CD、云原生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创新和落地应用,进而服务百行千业的云原生转型。

媒体推稿的时候,要具体到年

聚焦数字化,北投集团以青云全栈云能力筑创新基石

“‘北投云’图形化界面操作,可以快速部署主机、网络、存储等资源,统一平台一致性体验,打通数据孤岛。”

“‘北投云’可按需分配计算和存储资源,灵活开放的集成能力无限扩展,可快速、高效地满足北投集团直属企业的系统服务需求。”……

已有14家北投集团二级直属企业使用、并持续受到认可与好评的“北投云”,根据“数字北投”顶层规划建设的北投集团统一数据中心,以构建北投集团数字化新底座为目标,驱动数字化转型升级。

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文中简称“北投集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现有全资子公司23 家,业务范围几乎涵盖所有基础建设领域,形成了以综合交通、口岸物流、环保水务等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为主业主轴,以新兴业务和产业金融为两翼的“一轴两翼”业务发展格局,产业链完整、行业全覆盖、专业领域齐全,具备大型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运作综合实力,能为基建全领域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是独具特色的“基建树”、“产业林”。

北投集团规划北投云之初,即是在数字经济建设大潮下,根据国家电子政务云平台发展及自治区“云长制”工作方案的具体部署,要求实现自主可控、开放生态:下属单位现有数据中心接入集团公司的数据中心,云平台可对已建数据中心/机房的私有云、公有云资源进行统筹分配,实现多云管理,共享计算资源,支持云原生架构应用,最大化利用集团内外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为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及关键业务的持续性,实现同城异地灾备。

说到北投云,就不得不提其承建单位——广西北投信创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投信创集团”),其成立是北投集团在数字中国、信创发展大背景下,积极抢抓时代发展机遇而促成的,既点燃了北投数字引擎,又为加快数字广西建设增添了澎湃动能。北投信创集团从整体需求出发,制定了清晰的云平台建设路径——以新建主机、存储、网络、安全等硬件设备,结合 SDN、虚拟化、容器和云平台等软件技术,构建集团信息化基础设施服务(IaaS)、平台服务(PaaS)和软件服务(SaaS)。

青云科技和北投云的“缘分”开始在更早的时候。此前北投信创集团关注到青云与江苏交控的数字交通新基建平台项目,双方便开始建立起了交流与互动。青云作为国内最早的云计算厂商之一,以统一架构提供公有云与私有云,积累的大量集团云落地经验,在当时已经给北投信创集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青云成为北投云最理想的候选供应商之一,最终也凭借实力成功中标。

“北投云”云平台采用混合云架构,整合私有云和公有云,同时支持 x86 和 ARM 服务器,实现了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基础设施服务,DevOps 平台、容器服务、微服务引擎等 PaaS 服务,以及集团统建业务、网盘等 SaaS 服务。在此之上,“北投云”实现了资源申请、资源监控、应用管理、账单管理等自助服务,提供组织管理、计费、流程、日志、配置等运营功能,应用、平台、监控、故障分析等运维功能,以及开放 API 网关等开发功能,最终通过统一门户,向子公司与下属组织、运营管理员、开发者、运维人员和决策者等提供相应的服务。

这些功能的实现,离不开青云强大成熟的全栈云能力:

  • 架构合理,且经过大规模验证。基于公私统一架构,青云 IaaS 在多租户可运营、计量计费、工单系统等方面充分满足了多分支机构的企业需求。“北投云”要服务北投集团总部及数十个直属企业,既需要合理分配资源,做到多租户隔离,也需要有相应的计费策略与计费引擎实现管理运营,并形成统一门户,让云资源可以自动、有序地被使用与被分配,并为IT 服务流程标准化提供基础保障。
  • PaaS 功能丰富,符合集团需求。得益于长期技术的积累,青云 PaaS 层提供丰富的服务种类,比如大数据、容器、数据库等。“北投云”使用了青云 PaaS层内置的容器平台,该平台以提供容器化封装及编排,有效提高整体开发水平,形成代码和组件重用,简化云原生应用程序的维护,在容器中运行应用程序和进程,并作为应用程序部署的独立单元,实现高水平资源隔离。面向微服务架构,平台亦通过松耦合方式,提升应用程序的整体敏捷性和可维护性。从应用出发的自动化运营,围绕统一调度和管理中心,从根本上提高系统和资源利用率,降低运维成本。
  • 中立开放,实现对业务最佳支撑。兼容异构底层、支持异构环境的统一纳管,既是青云的优势能力,也是企业提高自主可控性的现实需求。青云不仅提供开放、标准的接口,方便与其他系统、服务对接,同时提供统一的标准化应用框架,支持更高效的应用开发与管理。

北投信创集团丰厚的技术底蕴、强大的资源协调能力、出色的团队协作能力成为“北投云”如期服务集团创新的中坚力量。在这一过程中,青云紧密配合,以专业的团队有组织、有效率地跟进配合项目,及时协调资源,推进实施交付,保障平台按时上线。

通过北投云建设,北投集团的企业综合管理和各业务板块应用系统所需的基础运行环境,打破了原有各自建设的壁垒,形成了统一运营、按需自主分配的云资源池,包括硬件基础设施、基础支撑平台和运维体系等,为数字北投提供坚实的数字底座。目前,视频会议调度平台、数据中台等集团信息化系统,智慧口岸等产研项目支撑系统,智慧路巡系统、高速运维等交通业务系统……均在云平台上平稳运行。北投云不仅为北投集团创新发展提供数字支撑,也展示出北投信创集团的核心科技竞争力。

立足信创产品与工程、信息化建设、新基建、产业技术研究创新,北投信创集团致力于为广西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以此次良好合作为开端,携手北投信创集团,青云科技希望以科技服务数字广西建设,服务区域数字经济新发展。

青云QingCloud 可备案服务器策略调整通知

为了进一步加强 ICP 备案信息真实性核验要求,自 2022 年 月 21 起,青云QingCloud 用户购买中国大陆节点可备案的包年包月服务器时长需达到 个月及以上(包含多次续费后累计时长),方可用于申请 ICP 网站备案。届时,如不满足该时长要求将无法直接用于申请备案,需要您先将用于备案的服务器续费,延长服务时长达到 个月及以上。本次策略调整不影响已备案完成的网站。

如需了解关于备案前准备可备案服务器相关问题,请您访问参考链接:https://docsv3.qingcloud.com/site/record/prepare/prepare_vm/

如您有任何问题,可随时通过工单或者服务热线( 400-8576-886)转 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青云QingCloud 的支持!

全国首个全矿井智能化示范项目是这样用云计算的

全国煤炭行业“首个全矿井智能化运行”建设成果交流推广会上,“张家峁智能煤矿巨系统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示范应用”项目科技成果顺利通过专家组鉴定,标志着张家峁矿业正式进入了全矿井智能化运行时代。

张家峁矿业隶属于陕煤集团陕北矿业公司,于2006年1月16日正式挂牌成立,是国家发改委在神府矿区南区规划的四个大型矿井之一。从迈上数字化转型道路,到成为经验可借鉴、模式可复制的高质量发展模范,张家峁矿业殚精竭虑得度过了 3 载时光。

2019年初,中国工程院王国法院士团队来到陕北矿业公司,双方关于煤炭行业智能化建设展开了讨论,最终决心携手打造全国首个煤矿巨系统示范项目,将张家峁矿业定为了“先行先试”示范点。由此,张家峁矿业的智慧矿区建设正式展开。

按照顶层设计、基础先行、重点突破、全面接入的整体规划,张家峁矿业成立了“智慧化办公室”全面推进建设。在与青云科技相遇之时,张家峁矿业已经建成了综合管控平台、井下 5G 网络、3 个智能化工作面、全矿井主煤流智能运输系统、全矿井智能通风管控系统等27个智能化子系统,原有的 IT 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全新“大”数据平台的现实需求。

围绕打造“世界一流智能化示范矿井”的目标,张家峁矿业将云架构确定为各平台的整体支撑,从服务、运维、管理、维护、监控等多个维度深入梳理需求,以实现云计算与生产经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

自主可控筑基石

煤矿智能化是新时期煤炭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要发挥煤炭为“双碳”兜底、为能源安全兜底、为国家安全兜底的作用,首创多项无人作业的张家峁矿业,对于“安全”从未松懈,自然更重视将承载 50 多个子系统的云平台的安全,坚持核心代码自研的青云科技就这样进入了视野。

最终,依托青云提供的完整 IaaS 服务、PaaS 服务(包括了大数据平台、容器平台等),张家峁矿业形成了统一的一体化业务平台、统一的管控集成平台、统一的服务平台、统一的数据管理标准,以实现所有系统功能的接入及应用,各系统按其承载的业务内容进行同平台的协同。

借由标准、完整、开放的云平台,张家峁矿业达成总体把控、集约化建设的初衷。更难得的是,作为示范试点,张家峁矿业一直希望具备向同行业输出智慧数字化的运营能力。青云的私有云、公有云统一架构,在技术上保证了张家峁矿业底层云能力的高可用及可扩展性;丰富的公有云运营经验,不仅让青云企业云平台的自运维能力持续提升,也能为张家峁矿业对外运营能力提供保障。

集中调度服务智慧矿山

在张家峁矿业的调度指挥中心的大屏上,精准显示着井下人员的定位信息,也展示着井下胶带机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实时工作画面;集中控制调度中心的三维可视化监控背后,是青云为张家峁矿业规划的 GPU 计算节点在发挥作用……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

以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基础平台为支撑,张家峁矿业集成了煤、掘进、主煤流运输、辅助运输、通风与压风、供电与供排水、安全监测、智能选煤等多个系统,采、机、电、水、运、通、洗、销全生产链的智能化作业占比达 80% 以上,节能减排的同时,将生产作业安全大幅提升。

“智慧”无处不在。为了更快地缩短设备检修时间,张家峁矿业的智能化工作面装备了故障诊断及精准维护系统,实时将三机、电机、泵站的震动、温度、冷却水流量压力等数据上传到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云端计算、云端存储,以实现高效的调度管理和决策指挥。

张家峁矿业构建的立体式全方位综合智能生态系统,涵盖了井下地面、安全生产、政工经营、生活服务、园区建设等十大系统,随着高度一体化协同的持续加深,云计算作为“数字新基建”还将发挥更大价值。

在建设过程中,青云科技再一次展现出面对未知场景的勇气,用过硬的技术、负责的态度、良好的团队协作,与张家峁矿业积极探索、实现突破创新,共建“智慧矿山”。未来,随着张家峁矿业智能化、数字化能力的对外输出,青云科技将持续携手共进,把“智能化生产、透彻化感知、可视化管理、数字化决策的智慧矿区”,带入整个煤炭行业。

北师大以青云QingCloud 私有云打造智慧校园

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是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及国家“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十所大学之一。“双一流”大学建设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热点,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新一轮改革的目标之一,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于高校在人才培养、科研发展、社会服务和管理层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北师大校园信息化的建设可以追溯到2008年,此后陆续完成了数据仓库、信息门户、OA等多套系统的建设,再进行统一身份认证后,上线了“数据京师”校务管理数据共享平台,作为个人管理数据的入口和数据共享交换的枢纽,开启了智慧校园之旅。同时,随着其他应用的增加与深入,数据量持续增长,硬件设备逐渐增多。

北师大发现,原先的IT架构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运维压力节节攀升,信息中心也受困于如何更好地优化统筹资源分配。

最终,北师大选择了青云QingCloud 来构建私有云平台,并将大数据应用、后勤系统及网站相关的应用迁移至云平台。根据北师大目前的学院分布和资源利用情况,青云QingCloud 为其定制了一套计量计费系统,将通过校内公有云的模式,向各个二级学院提供云服务,并且构建计算、存储、网络融合架构的校园云平台,双横向扩展,提升基础架构的敏睿性,实现IT资源整合,避免重复投资、资源浪费。

运行一段时间后北师大发现,借助于青云QingCloud 构建的私有云平台,虽然大数据应用的数量进一步增加,但其整体的敏捷性、稳定性却丝毫未减弱,各学院能够更加便捷地申请和使用资源。北师大的信息中心也解决了多年未曾解决的资源自动化回收的问题,再也不用担心资源闲置,为智慧校园的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