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QingCloud 参加广东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 智联赋能生产全场景

11 月 25 日,广东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召开,青云QingCloud 受邀出席。论坛上,青云QingCloud 解决方案与架构副总裁沈鸥带来《构筑基石,智联赋能》主题演讲,分享了青云QingCloud 通过云网边端一体化架构建设能力与工业上下游生态协作,构建从中心云到边缘端、覆盖工业生产全场景、全流程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赋能工业数字化转型。

青云QingCloud 解决方案与架构副总裁 沈鸥

此次高峰论坛由广东省工业会联网联盟主办,以“融通共生·赋能集群”为主题,邀请到众多行业大咖,共同围绕 5G、区块链、标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线索、工业互联网与制造生态等主题,分享行业最新创新成果与产业前沿洞察,共议广东省工业互联网发展大计,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是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之一,是通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建设连接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的网络,以实现海量工业数据的实时采集、自由流转、精准分析,是满足工业智能化发展需求,具有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特点的关键网络基础设施,是新时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兴业态的应用模式。目前,工业互联网已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沈鸥在演讲中指出,机遇与挑战并存,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面临着产线组织调整、技术应用落地、创造新价值等诸多方面的挑战。青云QingCloud 作为自主创新、中立可靠的企业级云服务商和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具备全维度的云产品与云服务交付能力,纵向具备跨越 IaaS、PaaS、边缘计算、SD-WAN 的全栈能力,横向掌握分布式核心、集中式核心、混合云的全模云技术,以物联网平台为核心构建云网边端一体化架构,实现物联数据采集、物联网络连接、物联数据存储、物联数据计算等,为工业互联网提供坚实基石。

他还指出,5G 时代,80% 的数据和计算发生在边缘端。青云QingCloud 自主研发的 EdgeWize 边缘计算平台,即可对边缘端设备生成的的数据进行收集、预处理和计算,并深度协同青云QingCloud 物联网平台,完成总部云中心对边缘端计算的汇聚,下发配置、管理和运维任务,优化生产流程。

在赋能工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沈鸥认为建立共生共赢的生态合作尤为重要,企业需广泛联合专业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中立、健全、开放、共赢的数字全景生态。例如:青云QingCloud 与米文动力联手打造设备探伤云解决方案,依托云边协同+AI 识别能力,将检测精准识别成功率提升至 95%,大幅提升检测速度,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人员安全度。青云QingCloud 还与多家合作伙伴共建数字工厂,通过边缘端设备接入感知与就近计算、工业应用云原生化等,为传统设备的数字化数据采集建立数据决策基础,实现生产资源精准分配,提升对突发性事故把控能力,打造智能制造样板工厂,引领和号召冶炼行业向绿色高效生产转型。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工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工业互联网热度不断升高。青云QingCloud 将继续发挥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优势,融合公有云、私有云、托管云、公有云、容器混合云、边缘计算等能力,为企业提供工业 PaaS 服务、通用 PaaS 服务,全面支撑工业互联网建设。

北京朝阳区政协走进青云QingCloud 政企合力为“新基建”注入科技动力

11 月 25 日,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副主席杨树旗带队,组织区政协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莅临青云QingCloud 参观指导,听取了青云QingCloud 副总裁刘靓对企业经营状况、科技创新成果及落地应用实践的介绍,高度肯定了其在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推动“新基建”建设进程中的突出贡献。

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副主席 杨树旗

在交流座谈会上,杨副主席一行听刘靓详细介绍了青云QingCloud 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参与者,8 年来坚持自主研发创新,打造了丰富而完善的云计算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并深耕千行百业,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为朝阳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云端力量。对此,杨副主席表示:“青云QingCloud 是北京市和朝阳区的领军企业,为北京市及朝阳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一家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强、技术基础扎实、行业领先的云服务商与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提供商,青云QingCloud 凭借广义云计算服务能力,打造了一个具有“全栈”、“全态”、“全域”能力的全维云平台:在服务层次上,以全栈云架构纵向跨越 IaaS、PaaS 和应用平台,提供覆盖众多品牌的 ICT 服务;在服务交付形态上,以统一架构实现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和托管云的一致化交付与管理;在服务场景纵深上,集结云、网、边、端一体化能力,帮助企业实现全域智能、数据互联。

基于此,前不久青云QingCloud 成功入选“北京朝阳高科技高成长 20 强”,并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荣获工信部“云计算优秀解决方案/产品奖”、可信云“技术创新奖”、金融电子化“优秀自主创新奖”、“优秀解决方案奖”、福布斯“中国 50 家最具创新力企业”等一系列奖项。同时,青云QingCloud 还荣膺 Gartner“Cool Vender”,连续三次被 Forrester 评为中国公有云服务商“Strong Performer”,成为混合云产业推进联盟首批会员单位、中国通信标准协会会员和超融合产业联盟理事单位。由此,青云QingCloud 获得政府、行业的高度认可可见一斑。

未来,青云QingCloud 将以此为契机,在朝阳区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围绕《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 年)》,抢抓“新基建”带来的新机遇,发展集云、网、边、端于一体化的综合服务能力,持续发挥好领军企业担当,为朝阳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加速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青云QingCloud 亮相 2020 数据技术嘉年华 诠释云时代数据库创新范式

11 月 21 日,2020 数据技术嘉年华十周年庆典在京举行,青云QingCloud 连续三年受邀参展。会上,青云QingCloud 数据库高级技术专家张雁飞带来了《从单机到分布式:云数据库架构演进之路》主题演讲,介绍了数据库从主从架构到金融级架构、TP+AP 架构,再到分布式架构的“演进”之路。

青云QingCloud 数据库高级技术专家 张雁飞

本届数据技术嘉年华以“自研·智能·新基建——云和数据促创新 生态融合新十年”为主题,汇聚学术精英、数据库技术大咖、数据行业专家,围绕“开源自研、智能运维、智能自治、新基建、用户实践”五大模块,带来超过 60 场主题演讲,探讨数据驱动业务发展所带来的创新与突破,解构云时代的数据库。

张雁飞表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促使数据库架构要适应业务场景数据变化需求。在传统主从架构模式下,只是把 MySQL “搬”到云上,主库宕机或网络隔离,业务需等待恢复,且主库、从库一致性无法保证,并且无法满足金融级需求。青云QingCloud MySQL Plus 采用金融级架构,解决了集群数据强一致、主从秒级切换、无中心化自动选主、跨区容灾等问题。青云QingCloud MySQL Plus + ClickHouse 采用 TP+AP 架构,则满足了企业 OLAP 查询的需求。

如今,为满足企业对计算任意扩展性的需求,青云QingCloud 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数据库 RadonDB,采用分布式SQL集群+存储节点的高可用分布式架构,可无限水平扩展,支持分布式事务。同时,其具备金融级数据强一致性,高度兼容 MySQL 通信协议、语法及客户端,并支持智能化自动分表、平滑扩容、故障秒级自动切换,无需人工干预,有效降低业务应用开发、部署及运维的难度和复杂度,在企业高并发与大规模在线事务处理、海量数据实时分析、替代大型传统数据库一体机解决方案等业务场景中发挥巨大作用。

此外,RadonDB 秉持 100% 开源理念,受到国内外企业客户及开发者青睐。其中,江苏交控通过引入 RadonDB,提升了其应对整个江苏省高速公路所产生的数据大容量、高并发、高可靠及高可用等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每一年产生的数据呈指数级增长,海量数据的存储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未来,包含 RadonDB 在内的青云QingCloud 数据库全线产品将继续突破创新,帮助企业客户实现海量数据的存储和价值挖掘,提高其商业决策效率,成为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的利器。

青云QingCloud 出席云数据企业家海口峰会 以光格网络 SD-WAN 构建云网边端一体化

11 月 20 日,2020 数字化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论坛暨 5G 与云数据企业家海口峰会召开,青云QingCloud 基础设施副总裁兼光格网络 CEO 马志强受邀出席,并以《打造与时代匹配的新平台——面向5G和边缘计算的软件定义网络》为题进行主题演讲,分享了青云QingCloud 打造新时代软件定义网络平台的思路,介绍了光格网络 SD-WAN 支持企业构建云网边端一体化架构、全面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成果。

青云QingCloud 基础设施副总裁兼光格网络 CEO 马志强

2020 数字化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论坛暨 5G 与云数据企业家海口峰会,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海南省通信管理局联合主办,以“加快数字化转型 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以 5G 技术引领创新应用,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以数字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数字新基建”体系化支撑能力,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浪潮下,数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与此同时,数据的总量越来越大,如何实现庞大的数据实时收集和高效传输、存储管理成为企业亟需解决的难题。马志强认为,庞大的数据如同城市拥堵的道路,网络就像交通路网,不仅需要精细化运营,即网络领域的极致软件定义能力,也需要丰富的交通路网,以实现城市中心与分中心的连接,即中心云与边缘计算节点的网络连接。光格网络 SD-WAN 本身具有灵活接入、极简管理、快速组网等特色优势,通过精细化的网络调度能力,以及 QoS、中国式网络环境自适应能力,可帮助企业真正实现中心云、边缘计算节点之间任意互联和智能调度,做到云网边端协同。

马志强表示,光格网络 SD-WAN 坚持用做云计算的思路打造软件定义网络,对比普通网络可实现“客户自主可控、分钟级计费、云网真联动”,并能够将计算能力扩展至用户侧,以安全方式在边缘设备上运行消息收发、数据缓存与同步、本地计算等功能,为企业提供安全、实时、低成本的边缘计算服务,实现边缘 AI 赋能。同时,光格网络还对企业客户全面开放实时网络能力,提供硬件终端、Underlay网络生态、云原生网络、全软件 SDK/API 支持与服务,助力企业客户智能化创新场景落地。

目前,光格网络 SD-WAN 已帮助金融、零售电商、交通物流、能源、制造、教育等多个行业客户,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解决关键环节问题。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采用光格网络 SD-WAN 智能广域网解决方案,解决了从智慧调度平台的“云”到 ETC 门架、摄像头、收费站等“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并凭借光格网络 SD-WAN 支持各运营商 MSTP/SDH 专线接入,兼容高速公路现有传输网络,自动建立主备双通道连接,解决了数据传输问题,实现了全省高速公路所有情报数据共享、协同,进而发挥数据价值,为指挥调度、ETC 实时清算、移动支付、救援服务等场景决策提供依据,提升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效率。

网络是企业构建云网边端一体化架构的关键一环,是实现全域智能、全场景互联的重要基础。未来,光格网络 SD-WAN 将坚持技术创新,为企业提供更高效的广域网络接入、多地组网及智能调度与管理服务,把孤立的边缘计算同云端连接起来,加速构建云网边端一体化架构,全面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落地更多业务创新场景。

青云QingCloud 工业互联网方案荣获 InfoQ 十大云原生技术方案奖 打造工业新动能

11 月 19 日,由 InfoQ 发起的 2020 中国技术力量年度榜单评选结果正式揭晓,青云QingCloud 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荣获十大云原生创新技术方案奖。得益于行业领先的云原生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能力,以及在工业互联网的成功实践,青云QingCloud 正在赋能企业落地云原生,加速数字化转型。

2020 中国技术力量年度榜单评选是 InfoQ 创立 13 年来推出的首个年度榜单,以“让创新技术被看见”为主题,涉及云原生、开源两大核心内容,吸引了超 300 位企业代表及个人参与报名,旨在挖掘并对外传播 2020 年度在国内取得重大突破的云原生技术方案、落地实践典范,开源新锐项目以及杰出开源贡献者,让创新技术方案、创新人物能够被“看见”。

现如今,“云原生”大热,成为行业企业强化数字化变革的必经之路。然而,在引入“云原生”过程中,如何解决“多集群管理、DevOps 落地、微服务治理”等问题成为极大挑战。青云QingCloud 早有布局和实践,不仅领先行业实现“无限扩展、最小规模”交付和资源“秒级响应、按秒计费”,满足不同行业企业业务场景的个性化算力需求,还基于“公、私、混、托”一体化架构,在产品开发、构建、测试等研发作业中实现全线、全流程云原生,打造了 KubeSphere 容器平台、QKE(QingCloud KubeSphere Engine)容器云服务、OpenPitrix 多云应用管理平台、AppCenter 云原生应用中心、QingStor 分布式存储、RadonDB/MySQL Plus 数据库等“生于云、长于云”的云原生产品,帮助行业企业从底层基础设施到应用开发、交付、管理,实现多集群管理,建立企业级 DevOps 平台,灵活布局微服务框架,更敏捷地部署、管理云原生应用,轻松落地云原生。

此次获奖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青云QingCloud 以 KubeSphere 容器平台为核心,融合自身物联网平台、边缘计算能力,以及生态合作伙伴行业应用服务能力,构建云网边端一体化架构,帮助冶金、制造、能源等工业企业实现设备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建模,以及开发 AI 分析引擎、业务流程引擎、资产管理、可视化监督等应用服务,进而实现工业生产全流程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动能。

在工业互联网的落地实践方面,青云QingCloud 与米文动力、泰尔英福、昆仑数据、博智维讯、联诚科技等专业合作伙伴联合,打造从生产端数据采集、传输、集成到数据建模、应用的工业互联网全链条解决方案。以与米文动力打造的云网边端协同系统为例,实现了 AI 识别检测方案在轨道探伤领域的应用。该系统通过在轨检车上接入多个传感器设备,从不同角度拍摄收集图像信息,先利用米文动力边缘计算设备进行分析和处理,完成基本探伤识别、数据上传,然后依托 KubeSphere 容器平台提供的高密度算力和跨异构基础设施运行的能力,实现数据信息的自由调度,并进行跨底层数据存储的模型训练,形成持续优化的闭环,将检测准确率提升至 95%,在气象预测、车厢内行为识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凭借着在助推工业数字化转型方面上的努力,青云QingCloud 获得了行业权威机构的高度认可,不仅荣获了“2020 物联网行业‘新基建’最佳贡献奖”、“2020 最有影响力的物联网云平台企业奖”,还先后受邀加入“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深圳工业互联网行业协会”,携手工业、信息通信业、物联网等领域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新境界、新高度。

未来,青云QingCloud 将继续发挥在云原生领域技术、产品、解决方案的优势,深化云计算服务能力,为企业降本提效、技术升级和全面实现数字化提供支撑,推动工业互联网在底层技术能力、场景创新能力等方面进入新阶段。

青云QingCloud 出席 2020 中国数据与存储峰会 诠释云原生时代存储“进化论”

11 月 18 日,“2020 中国数据与存储峰会”在北京召开,青云QingCloud 受邀参加。峰会上,QingStor 存储产品线研发负责人王煜、QingStor 存储产品线产品经理冯相东分别带来了以《云原生架构下的存储进化》、《企业核心业务数据库云化转型》为题的主题演讲,深度诠释云原生时代的存储进化方向,解析企业核心业务云化转型与数据库变革的重要性,帮助企业客户解决云原生架构下海量数据存储难题,加快落地云原生,推进数字化转型。

“2020 中国数据与存储峰会”由百易传媒(DOIT)主办,中国数字经济百人会、中国电子学会信息存储专业委员会、全球网络存储工业协会(SNIA)协办,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存储专委会领导,与国内外知名科技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新数据时代存储技术发展趋势,分享数字化转型成果,共话智慧未来。

作为企业级分布式存储创新产品,QingStor 坚持 100% 自主研发、自主设计,全面适配国产化生态系统,用数据驱动企业决策,以更敏捷、易用、低成本的方案引领数字业务创新,服务云时代高效的数据存储和处理,加速存储进化与转型。

云原生——分布式存储的下一站

QingStor 存储产品线研发负责人王煜认为,在云原生架构的影响下,企业级存储市场已经发生深刻变革。提高应用开发和交付效率,跟上甚至引领业务的快速变化,专注应用开发本身,解决海量并行任务下数据读写性能差、存储空间缺乏弹性、容器部署存储组件运维成本高、可靠性保障缺失等诸多难题,成为企业IT的终极理想。

QingStor 存储产品线研发负责人 王煜

QingStor 研发团队洞察到存储市场的变化,采用 100% 自主研发的设计理念,打造了四款专业的分布式存储产品,包括 NeonSAN 块存储、对象存储、文件存储和融合存储。NeonSAN 以极短 I/O 路径栈带来性能释放,能够稳定运行企业核心数据库 Oracle RAC。对象存储通过独立分布式索引层、小文件合并设计,在实现单存储桶可支持 100 亿对象的同时,并确保性能不会下降。文件存储以完整支持 POSIX 语义、block size 独立可调功能,可零成本、无缝对接基于文件系统开发的任何应用程序。融合存储则以一套架构提供多种接口,可满足多种存储场景需求。

极致性能、超大存储、无缝对接、多场景通用,面对云原生架构影响,QingStor 轻松满足企业大量核心业务生产环境部署,再配合存储组件容器化部署、Operator 自动化运维等功能优化,企业落地云原生得到了强力支持。

此外,王煜还介绍了经过代码级深度整合、软硬件一体化调优而打造出的 KubeSphere KF3000 容器一体机,可提供集底层基础设施资源到上层容器调度开发平台于一体的、开箱即用的完整商用级服务,帮助企业优化落地容器平台的生产环境。

QingStor:真正能跑企业核心业务的分布式存储

在演讲中,QingStor 存储产品线产品经理冯相东表示,随着数字化推动企业核心业务云化转型,数据库的“高度稳定可用、关键业务性能保障、具备容灾能力、可平滑扩展”等成为企业所关心的指标。这一全新需求推动数据库变革在即。对此,QingStor NeonSAN 采用全分布式架构,打破传统存储产品在性能、稳定性与扩展性方面的瓶颈,能够满足企业高负载的核心业务性能需求、全系统性能线性扩展及保证数据可靠。同时,QingStor NeonSAN 适配各种虚拟化云环境、容器平台,能够满足企业核心业务云化转型需求,并利用智能化设计与统一管理平台,以及通用硬件平台,降低运维管理的复杂度,持续支撑业务和数据增长。

QingStor 存储产品线产品经理 冯相东

基于 QingStor NeonSAN,冯相东还介绍了标准架构“x86 物理服务器 + QingStor️ NeonSAN、云平台虚拟主机 + QingStor NeonSAN️”两个 Oracle 解决方案,以及双活架构“Oracle 远程 RAC + QingStor️ NeonSAN 拉伸集群”解决方案,为企业数“智”时代核心业务云化转型提供了强劲性能与敏捷扩展支撑。

得益于此,QingStor NeonSAN 能够稳定运行企业核心数据库的能力得到认可,并经过金融、电力、制造、政府、医疗等行业客户私有生产环境的广泛验证。例如,某世界 500 强保险集团从 2015 年云化转型,核心数据库规模快速增长,之后采用“x86 计算+存储混合架构”,替换了集中式架构一体机,整体业务系统效率提升 100%,扩容改造周期从月缩短为天,核心业务实现平滑云化转型。

当下,以 5G、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基础设施全面发展,数据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海量全场景数据存储成为挑战,QingStor 深刻理解企业IT基础架构变迁,持续推进云原生架构的存储进化,以及更优的数据库变革,满足企业更稳定可用、更强性能、更大容量、自适应等存储需求,加速数字化转型。

青云QingCloud 出席英特尔互联网数据中心峰会 以云原生构建企业混合云

11 月 18 日,第十二届英特尔互联网数据中心峰会(2020 Intel IPDC Summit)线上召开,混合云先行者与领导者青云QingCloud 携面向云原生应用的容器平台 KubeSphere 亮相。会上,KubeSphere 容器平台产品负责人于爽带来《疾速云原生,驶向混合云的快车道》的主题演讲,深度诠释了在混合云大势下,KubeSphere 为企业提升云原生应用的开发、交付效率等提供了技术平台支持,加速构建企业混合云,落地云原生。

英特尔互联网数据中心峰会,至今已经连续召开十二年,是国内互联网领域的顶级盛会。本届峰会以“云程万里 数往智来”为主题,齐集国内众多知名云计算厂商、新兴互联网厂商的产业合作伙伴,就数字化时代云计算行业、云计算应用前沿趋势,以及互联网新技术与服务的创新实践展开深入研讨。

当下,混合云已经广泛运用于企业数字化建设之中,然而在传统的 Kubernetes 架构下,企业普遍遭遇了难以克服的现实问题,如集群缺乏统一视角管理,跨集群部署应用路径长、效率低,运维复杂、成本高等。

对此,于爽分享到,KubeSphere 是在 Kubernetes 基础上打造的面向云原生应用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基于可插拔的开放式架构,可无缝对接企业原有 IT 系统,并以向导式图形化 UI 降低 K8s 使用难度,以符合企业安全管控需求的多租户权限管理体系,解决了企业业务场景中使用Kubernetes难的问题。同时,针对混合多云业务场景,KubeSphere 还支持多集群管理及多云应用部署与管理功能,可屏蔽底层异构基础设施,降低企业业务应用管理门槛。可以说,KubeSphere 让企业能够简便轻松地构建云原生应用生态,快速形成可持续迭代的业务系统,实现数字化转型。

除此外,KubeSphere 容器平台坚持 100% 开源理念,受到国内外企业客户及开发者欢迎。目前 KubeSphere 在 GitHub 上 Stars 达到 4200 多个,Forks 数量达到 640 个,社区用户来自 9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KubeSphere受到国内绿米 Aqara、本来生活、华夏银行、微众银行、新浪、遥望网络、米文动力、中移金科、津燃华润等企业客户的广泛应用。

于爽还介绍了业界首款容器存储一体机 KubeSphere KF3000,它将“容器能力+分布式存储能力”进行整合,完善了容器的安装、部署、调优等工作,且能够开箱即用、快速部署、简便运维,加速了容器化环境的落地。

随着云原生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云原生混合云解决方案,以保障自身异构平台无缝管理、部署和迁移,KubeSphere 无疑是绝佳选择之一。而作为真正的企业级容器平台,KubeSphere 还与英特尔强强联合打造精选开源云解决方案,充分发挥双方在云原生场景的技术与性能特长,使云基础设施具有更强的弹性伸缩能力,为企业加速落地云原生提供更全面的支撑。

TB 级防护、60+ AI 识别模型 青云QingCloud DDoS 高防 IP 正式上线

11 月 17 日,青云QingCloud DDoS 高防 IP 正式上线,通过集合“单 IP 超大带宽、弹性防护、精准 AI 智能防护、简便易用、可靠稳定”五大功能优势,为游戏、金融、电商、直播等行业客户提供 DDoS 攻击防护及流量代理转发服务,可将大量恶意攻击流量引流到高防机房进行清洗分发,并通过接入青云QingCloud DDoS 防护系统,提升用户防护能力,有效抵御各类攻击,确保源站稳定可靠,保障客户业务应用持续、稳定运行。

《2020 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报告》显示,我国云平台上网络安全威胁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其中云平台上遭受 DDoS 攻击次数占境内目标被攻击次数的 76.1%。而据有关部门估计,目前黑客产业链年产值超过 10 亿人民币,造成的损失超过百亿。DDoS 攻击对企业业务运行、营收造成巨大威胁。

为解决这一难题,青云QingCloud DDoS 高防 IP 采用了“分层防御、分布式清洗”架构,融合“后台管控系统、CC 防御系统、转发集群系统、DDoS 清洗系统、流量监控”等关键部件,代替客户源站公开暴露在互联网上,通过流量监控实时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并立即封堵大流量 DDoS 攻击,在快速清洗过滤的同时,将干净的流量转发回源站,让攻击流量未形成大规模汇集之前就消弭于无形。

相较于普通 DDoS 防护,青云QingCloud DDoS 高防 IP 功能优势凸显,具备更强的防护力,更强的实用性以及更高的性价比。第一,青云QingCloud DDoS 高防 IP 拥有单 IP 超大带宽,基于高品质 BGP 网络接入,最大总防护带宽可达 7Tbps,单线最大防护带宽 2Tbps。第二,青云QingCloud DDoS 高防 IP 拥有 7+ 清洗节点,单机清洗能力 1.96T,可实现近源清洗。第三,凭借弹性防护,青云QingCloud DDoS 高防 IP 支持弹性调整防护带宽,可在管理控制台自助升级防护带宽,秒级生效,且无需新增任何物理设备,业务上也无需进行任何调整。

同时,青云QingCloud DDoS 高防 IP 具有精准 AI 智能防护能力,超 60 个防御模型,业务流量可周期性自学习,自动应用于防御阈值,并通过自动优化防护算法,精准识别攻击 IP 并自动过滤清洗。

青云QingCloud DDoS 高防 IP 还更简便易用、可靠稳定:提供 DNS 解析和 IP 直接指向两种接入方式,可实现网站域名和业务端口的接入方案,无需额外安装任何硬件,或调整路由配置,分钟级部署激活;采用高可用网络防护集群,避免单点故障和冗余,且处理性能支持弹性扩展,以及全自动检测和攻击策略匹配,提供实时防护,清洗服务可用性达 99.95%。

目前,通过前期的应用实践,青云QingCloud DDoS 高防 IP 的防护能力已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今年 3 月,某客户被连续攻击一周后迁移至 DDoS 高防 IP,入驻仅三天,就成功防御 476 次 DDoS 攻击。现在,该客户每天依然遭受 10 余次攻击,但业务持续、稳定开展,不受任何影响。

安全防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次青云QingCloud DDoS 高防 IP 的正式上线,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客户防护大流量 DDoS 攻击的能力,只需两步就可拥有 TB 级防护、60+ AI 识别模型,为业务持续、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QingCloud DDoS 攻击防护 高防IP 服务发布

DDos攻击态势

近年来 DDos 攻击呈逐年上升态势,不论是攻击数量还是攻击峰值都有所升高。2020 年第一季度DDoS攻击的数量和质量均显著增加。与上一季度相比攻击次数增加了一倍,与2019年第一季度相比攻击次数增加了80%。攻击时长变得更长,平均持续时间和最大持续时间均明显增加。

受疫情影响,2020年人们的生活更多的转向互联网,世界各地的人在网上工作、学习、购物和娱乐。与此同时,DDoS攻击的目标也随之转向医疗组织、支付服务以及游戏和教育平台。

青云高防IP方案介绍

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强大的 DDOS 防护能力,青云发布了高防 IP 服务。以独立的高防机房方案,为青云用户提供海量的带宽资源和 DDos防护能力。

日前,青云QingCloud DDoS 攻击防护已上线高防IP服务,点击以下链接即可访问(www.qingcloud.com/products/ddos)。

高防IP 功能介绍

申请高防IP

1. 首先打开Console控制台页面 DDos防护产品,选择高防IP标签页。

2. 点击购买即可开始申请高防IP。

3.  用户在申请高防IP页面选择所需的线路类型,(目前支持电信单线、和多线BGP两种线路类型)按实际业务需求选择保底防护带宽大小、最大防护带宽(弹性防护),和业务带宽。选择所需购买的时长,支持自动续约。

4. 完成高防IP规格选择后,系统将在右侧“费用预览”处实时显示预付费价格。点击“立即购买”即可完成高防IP创建开通。

转发策略配置

1.  点击已经创建完成的高防IP

2. 打开高防IP页面“转发策略”标签页,点击添加策略

3. 在“添加策略”窗口填写需要防护的“转发域名”、“协议类型”和“转发端口”。选择公网IP源服务器类型需要配置 IP地址和端口,选择主机类型则需要选择某个“主机网络”和对应主机,并填写源服务端口。填写完成点击“提交”,即可完成转发策略配置。

修改站点DNS配置

完成QingCloud DDos 高防IP 防护配置后,用户需要修改DNS指向,将需要防护的域名指向到高防IP地址,即可完成DDOS防护配置。

更多关于高防IP的产品信息,请查看帮助文档:帮助中心 – 高防IP

青云QingCloud 携智慧高校解决方案亮相“高博会” 加速智慧高校落地

11 月 8 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 55 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2020)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青云QingCloud 携智慧高校解决方案亮相。该方案以“一统三大(统一规划、大平台、大数据、大应用)”为总体思路,通过云计算架构,建设起高校自主、自运营的云服务平台,给智慧高校建设注入“云”端力量。

本届博览会以“服务新发展格局 开启高教新征程”为主题,设置了“高端论坛”、“展览展示”、“成果发布”、“竞赛活动”四大板块主体活动,汇聚了上千家专注于服务高等教育领域的企业,与国内各大高校及研究所精英们齐聚一堂,共探智慧教学前沿发展模式。

青云QingCloud 作为混合云先行者与领导者,始终关注着智慧高校的发展,并依托自主研发能力与教育行业实践经验的积累,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形成了青云QingCloud 智慧高校解决方案。该方案既可基于青云QingCloud 私有云或超融合平台交付部署,又可结合青云QingCloud 公有云 AppCenter 交付独立托管的应用集群,以 SaaS 部署的方式实现落地,广泛应用于校园统一云平台、教务处季节性应用、大数据/AI科研平台、校园图书馆、校园云盘、校内桌面云、云上教育等多种业务场景,快速实现校园业务系统上云,实现后端资源按业务周期性灵活调配、数字化存储海量教育资料、为科研项目提供 AI 训练运算环境、在线共享流转基础业务数据等,提升教学、教研、教务效率,助力高校实现智能化转型。

青云QingCloud 智慧高校解决方案凭借其集中管理、无限扩展能力、平台可靠、快速部署能力、广泛适应性、可实现动态资源调整等优势,已获得了多所高校的认可和应用。在西安理工大学,青云QingCloud 为其构建了私有云平台,支撑起 40 多个智慧高校业务应用的稳定运转,实现了计算、网络、存储、运维、安全、应用等的集约化管理,以及校内应用的快速上线和快速迭代。在重庆大学,基于青云QingCloud 独有的秒级资源响应和成熟的云平台,重庆大学软件学院可以方便地以多租户的模式将云平台开放给需要使用的课题及教学组,一键式快速部署 PaaS 层,并利用 AppCenter 云应用开发框架,满足不同教学组、课题组对敏捷、高效性IT系统的需求。除此以外,青云QingCloud 还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达成合作,落地建设智慧高校。

当前,“十四五”规划即将出炉,为抢占未来高等教育发展制高点,智慧高校建设势在必行。青云QingCloud 将继续发挥技术创新、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完善智慧高校解决方案,并与更多优秀企业携手共进,以“云”端力量为高校构建一体化、智能化的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促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智能化,实现教育教学模式全面变革。